[发明专利]锚链自动化锻造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1997.7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5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鲁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亚太锚链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L3/00 | 分类号: | B21L3/00;B21L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链 压边 锻造生产线 自动化 流道 定位气缸 固定气缸 限位块 工站 推板 移动 电机 推杆 热处理 工作面板 滑块移动 热处理工 生产技术 丝杆转动 推杆移动 压边滑块 边块 带压 丝杆 下料 限位 | ||
本发明涉及锚链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锚链自动化锻造生产线,包括流道,所述流道背部固定安装有下料工站。该锚链自动化锻造生产线,通过流道将热处理工站上经过热处理的原料移动至编环工站上的工作面板上,通过定位气缸与限位块对原料进行限位,通过固定气缸工作使固定气缸对原料进行固定,同时定位气缸带动限位块退回,通过编环电机的工作,使编环丝杆转动带动编环滑块移动带动编环推板移动,从而带动推杆移动,使推杆对原料进行推动编环,通过压边电机工作使压边丝杆带动压边滑块移动并带动压边推板带压边块对编环后的原料进行压边,从而达到对原料自动化编环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编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锚链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锚链自动化锻造生产线。
背景技术
锚链,是指连接锚和船体并传递锚抓力的专用链条,常由锚端链节、中间链节和末端链节等组成,按链环的结构,可分为有档锚链和无档锚链两种,前者的强度比后者大,按制造方法锚链可分为铸钢锚链和电焊锚链等,锚链的长度以节为单位,每节锚链的标准长度为27.5m,节间用连接链环或连接卸扣进行连接,通常万吨轮每舷主锚所配链长为12节左右,锚链的作用主要是:连接锚与船,向船体传递锚的抓驻力,在锚泊时,因抛出的锚链有一定的重量,可在水中对船舶所受到的风流等外力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平卧水底部分的锚链对锚的作用力保持水平,有利于锚的可靠抓底,同时这部分锚链因受到泥土的阻滞作用,还能提供一部分锚泊力。
现有的锚链在生产过程中是由一道道工序拼接组成的,其中多道工序是需要人为参与干涉的,如在编环这一道工序上,在对原材料进行编环时,需要将原材料一端固定对另一端进行编环,人为将编环好的一段转到固定端进行固定,从而对另一端进行编环,此方式不仅编环效率慢,编环过程中的原材料是高温加工的材料,如果操作不慎会将人烫伤,故而提出一种锚链自动化锻造生产线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链自动化锻造生产线,具备高效编环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锚链在生产过程中是由一道道工序拼接组成的,其中多道工序是需要人为参与干涉的,如在编环这一道工序上,在对原材料进行编环时,需要将原材料一端固定对另一端进行编环,人为将编环好的一段转到固定端进行固定,从而对另一端进行编环,此方式不仅编环效率慢,编环过程中的原材料是高温加工的材料,如果操作不慎会将人烫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高效编环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锚链自动化锻造生产线,包括流道,所述流道背部固定安装有下料工站,所述流道的背部且位于下料工站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热处理工站,所述流道的背部且位于热处理工站右侧固定安装有编环工站,所述流道的背部且位于编环工站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焊接工站,所述流道的背部且位于焊接工站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焊接工站,所述流道的背部且位于焊接工站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去刺工站,所述流道的背部且位于去刺工站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拉力测试工站,所述流道的背部且位于拉力测试工站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抛丸工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亚太锚链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亚太锚链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1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