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3128.8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宁;金晓军;陈曲;蒋剑;朱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石伟业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05 | 分类号: | C01B32/205;C01B3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英静;李海建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导热膜 石墨化 碳化 连续生产系统 石墨化处理 操作过程 降温处理 破损现象 生产效率 碳化处理 推进机构 过渡舱 出炉 卷材 推入 转炉 装炉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及方法,由于本发明中的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碳化舱和石墨化舱通过过渡舱连接,碳化处理后能够在推进机构的作用下直接推入至石墨化舱中进行石墨化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中间无需降温处理,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石墨导热膜的生产效率。另外,由于不需要出炉,转炉,装炉作业,也就避免了在执行上述操作过程中卷材破损现象的产生,保证了石墨导热膜的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导热膜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导热膜是一种新型导热散热材料,由PI膜通过化学方法经高温碳化和石墨化处理后制得。
在石墨导热膜生产过程中,PI膜卷材首先在碳化炉中进行碳化反应处理,然后转送到石墨化炉中进行石墨化反应处理。由于碳化升温一般在1000℃以上,在碳化升温结束后需降温至100℃以下才能出炉转送到石墨化炉中。而降温过程就需要十几个小时的时间,PI膜卷材在出碳化炉、转运、石墨化炉装炉过程耗时也比较多,导致人工合成石墨膜生产效率低下。
另外,PI膜卷材在出碳化炉、转运、石墨化炉装炉过程中的人工操作也会造成卷材出现破损,影响石墨导热膜的成品质量。
因此,如何提高石墨导热膜的生产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石墨导热膜的生产效率,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依次设置有能够进行碳化反应的碳化舱、能够进行石墨化反应的石墨化舱和过渡舱;
对所述碳化舱和所述石墨化舱抽真空处理的抽真空机构;
设置在所述过渡舱用于隔绝密封所述碳化舱和所述石墨化舱的密封隔绝机构;
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并能够承载待处理件的承载转移机构;以及
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端,并能够将所述承载转移机构从碳化舱推入至石墨化舱的推进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中,所述碳化舱包括碳化加热室、与所述碳化加热室相配合的加热室门和设置在所述碳化加热室与壳体之间的保温层,所述加热室门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一炉门。
优选地,在上述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中,所述石墨化舱包括石墨化坩埚、与所述石墨化坩埚相配合的坩埚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石墨化坩埚上的感应线圈,所述坩埚盖靠近所述壳体的第二炉门。
优选地,在上述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中,所述密封隔绝机构包括第一插板阀和第二插板阀,所述第一插板阀能够封闭所述碳化舱靠近所述过渡舱的一端,所述第二插板阀能够封闭所述石墨化舱靠近所述过渡舱的一端。
优选地,在上述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中,所述密封隔绝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插板阀和所述第二插板阀之间的第三插板阀。
优选地,在上述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中,所述碳化舱、所述石墨化舱和所述过渡舱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在上述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中,所述承载转移机构为石墨小车。
优选地,在上述石墨导热膜碳化和石墨化连续生产系统中,所述推进机构为气动顶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石伟业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石伟业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3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