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阀门铸造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4481.8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2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潘荣国;周俏山;林正飞;杨毅;张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新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D35/04;B22D2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辉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模具 阀门 第二流道 保温筒 溢出口 铸造生产线 第一流道 内金属液 内腔连通 金属液 进料筒 内开 舀勺 凝固 连杆驱动组件 高保温材料 冷却收缩 铸造成型 铸造过程 地连接 可翻转 熔化炉 底端 灌满 内腔 上溢 成型 自动化 | ||
1.全自动阀门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熔化炉、舀勺和铸造模具,所述舀勺采用耐高温材料,所述舀勺可翻转地连接在连杆驱动组件上,使得舀勺可以将熔化炉内的金属液灌进铸造模具内,所述铸造模具上设有进料筒和溢出口,所述进料筒内开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铸造模具的内腔连通,在所述铸造模具的顶部设有保温筒,所述保温筒内开设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底端通过所述溢出口与铸造模具的内腔连通,当金属液灌满铸造模具的内腔后,有部分金属液从溢出口上溢至所述保温筒的第二流道内,所述保温筒采用高保温材料,使得所述第二流道内金属液的凝固速度慢于所述铸造模具内金属液的凝固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阀门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并与连杆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舀勺可翻转地连接在第二连杆上,在所述第一连杆与安装架的连接处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阀门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呈可水平移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阀门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模具为包括前半模和后半模分体式结构,所述前半模和后半模分别与前后设置的第一驱动汽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阀门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筒的底部的外缘设有台阶,并通过所述台阶抵压在移动座上,所述移动座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臂与第一升降汽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汽缸设置在第一转动座上,所述第一转动座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阀门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模具内开设有左右贯穿的冷却液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阀门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铸造模具的一侧设有夹持机构和下料平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爪,所述夹持爪通过第二连接臂与第二升降汽缸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汽缸设置在第二转动座上,所述第二转动座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随着第二转动座转动,可以带动夹持爪移动至铸造模具或下料平台的上方,在所述下料平台的侧后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与第二驱动汽缸连接,在所述下料平台前侧的下方设有冷却水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阀门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的高度为5-25厘米,所述保温筒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进料筒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阀门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模具设置在翻板上,所述翻板一侧的底部与翻转汽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新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新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44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隔层式球冒口
- 下一篇:一种铸造模具型腔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