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建筑BIM模型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6754.2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2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孙世梅;付会龙;闫伟;郑向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孙李林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建筑 bim 模型 危险源 辨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BIM模型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建筑施工的信息,包括地理信息、建筑对象的数量、目前施工状况、总体规划、土建结构、施工导流、场内交通、营地布置,对收集信息进行整理,并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建立数据库。本发明有利于更好的辨识危险源,提高效率,且危险源可视化后辨识效果更佳,有利于人们对危险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有效的帮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防止出现危险源辨识漏项,方便管理人员查找和管理,实现了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对显示屏角度进行调整,方便更好的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实现了将套筒升降时造成的震动消减,降低装置的损耗,提高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源辨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BIM模型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BIM,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现有技术中关于建筑危险源辨识方法报道较多,CN107169600A专利公开了一种识别重大危险源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危险源当前的特征参数和所处的环境参数;输入预先构建的事故演化模型,可得到所述危险源演化的事故类型以及各类型事故的发生概率;并根据预设判据确定危险源对应的承灾载体,获取承灾载体的暴露性评估模型和脆弱性评估模型;根据所述事故演化模型的输出结果、所述暴露性评估模型和脆弱性评估模型,计算各判据对应的风险预测值;再将各判据的风险预测值与其对应的风险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定所述危险源是否为重大危险源,但未对危险源进行宣传,不能有效的让人们对危险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CN103775129B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煤矿危险源预警的方法,通过前期对危险源辨识、评估为危险源的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础数据。在危险源监测过程中,对煤矿危险源、隐患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并与危险源进行关联,同时与预先上传到局域网服务器上的煤矿电子矿图关联,实现对煤矿危险源数据的可视化定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对发现但未整改的危险源信息在煤矿电子矿图上动态自动循环播放,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的监控;在虚拟的可视化环境中建立煤矿危险源与人及物的直接关联,预测并避免可能的隐患或事故的发生,但未建立直观的模型,不能对危险源有深入的认识。
CN102864743A专利公开的一种桥梁施工期安全风险辨识方法,通过将危险源按人因、机因和环境因进行列举,能够较详细的排出风险清单,继而以创建n行m列矩阵,通过进行计算对风险进行辨识,通过矩阵和计算不能直观的对危险源进行评估,不能直观的辨识危险源,管理时较为复杂,容易产生漏项,不利于管理人员的查找和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6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镜质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博弈交叉效率的公共行业绩效评价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