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枝型聚离子液体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7039.0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3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焉晓明;高毅超;贺高红;阮雪华;代岩;郑文姬;潘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78 | 分类号: | B01D71/78;B01D67/00;B01D53/2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2422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枝 离子 液体 聚酰亚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接枝型聚离子液体聚酰亚胺膜,其特征在于,接枝型聚离子液体聚酰亚胺膜如下:
其中Ar的结构:
其中:x=0.1~0.8;R为引入基团,包括甲基、丙基、苄基、丙醇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枝型聚离子液体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二胺单体的合成:将二氢吲哚-2,3-二酮溶于三氟甲磺酸中,冰浴下加入苯胺后撤去冰浴,室温下反应8小时后得到溶液,随后加入溶液A中和,二氯甲烷萃取,在展开剂A作用下用凝胶色谱分离出二胺单体后减压蒸发,抽真空干燥后得到二胺单体;
所述的二氢吲哚-2,3-二酮:苯胺的摩尔比为1:4;
所述的三氟甲磺酸与二氢吲哚-2,3-二酮的摩尔比为15~20:1;
所述的溶液A为NaOH、KOH溶液中的一种;
所述的展开剂A为二氯甲烷:甲醇摩尔比10:1的溶液;
(2)聚酰亚胺聚合物制备:二胺单体溶于溶剂A中,后加入二酐单体室温下搅拌10min,后加热到180℃并持续搅拌8小时,冷却后在过量的沉淀剂A沉淀中沉淀、洗涤、真空干燥,即得到聚合物;
所述的溶剂A为间甲酚、苯酚、硝基苯中的一种;
所述的沉淀剂A为甲醇、乙醇、乙腈中的一种;
所述的二酐单体与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1;
(3)接枝型聚离子液体材料制备:室温下在惰性气氛中将聚酰亚胺聚合物溶于无水B溶剂中搅拌;然后,将卤代物注入反应溶液中,并密封;将温度升至80℃搅拌30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所得聚合物沉淀至过量沉淀剂B中,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接枝型PIL材料;
所述的沉淀剂B为乙醚、丙酮中的一种;
所述的卤代物与聚酰亚胺聚合物的摩尔比为1.8:1;
所述的溶剂B为DMF、DMAC、NMP中的一种;
所述的卤代物为碘甲基、碘乙烷、苄基溴、3-溴-1-丙醇中的一种;
(4)氟功能化的聚离子液体膜制备:在室温下,将LiTFSI溶于溶剂B,并将其加入到含PIL的溶剂B中;在室温继续搅拌18小时,将所得溶液沉淀到过量沉淀剂B中,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氟功能化的聚离子液体材料;
将氟功能化的聚离子液体材料溶于溶剂C中,配成铸膜液后浇铸成膜;
所述的溶剂C为DMAC、NMP中的一种;
所述的LiTFSI与氟功能化的聚离子液体材料的摩尔比为2:1;
所述的铸膜液w/v为3~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干燥条件为:温度为80~120℃,时间为12小时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干燥条件为:温度为30~60℃,时间为12小时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干燥条件为:温度为40~80℃,时间为8小时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干燥条件为:温度为40~80℃,时间为24小时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干燥条件为:温度为40~80℃,时间为24小时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2、3、5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浇铸法成膜的烘干温度为50~80℃,时间为24~48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浇铸法成膜的烘干温度为50~80℃,时间为24~48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浇铸法成膜的烘干温度为50~80℃,时间为24~4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70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