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车跨镜头追踪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7707.X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4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辉;郭敬明;李田生;徐延迟;陈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深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车 追踪 镜头 关联数据库 结构化特征 人车位置 视频 结构化信息 车辆结构 车辆视频 多摄像头 公共安全 关联检测 轨迹追踪 监控视频 目标人脸 人脸结构 人脸识别 视频监控 人脸 匹配 存储 关联 融合 缓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车跨镜头追踪方法,涉及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的技术领域,通过提取目标人脸视频、行人视频或车辆视频的结构化特征;在关联数据库中对结构化特征进行匹配,定位人车位置;其中,关联数据库存储有相互关联的人脸结构化信息、行人结构化信息及车辆结构化信息。通过融合人脸识别、行人再识别、车辆再识别的人车定位和跨镜头追踪方法,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满足海量监控视频中高效、准确确定人车位置及轨迹追踪的问题,解决了难以实现人脸、行人、车辆的关联检测及多摄像头的跨镜头追踪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车跨镜头追踪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公共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今后将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随着图像监控技术应用于公安工作的不断推进,由图像监控系统采集记录的视频图像、图片信息在公安侦查破案的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图像监控系统,可精确人员及车辆的行动轨迹,为案情分析提供帮助。
目前,随着图像监控视频爆炸式增长,传统视频监控单靠人力肉眼识别人脸、行人及车辆,已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如何通过海量监控视频高效、准确确定人车位置及轨迹追踪,如何通过不同视角不同光照下镜头拍摄的视频,进行人脸识别、行人识别、车辆识别,实现人、车定位和跨镜头追踪,成为亟待解决问题。因此,传统的视频监控方法难以实现人脸、行人、车辆的关联检测及多摄像头的跨镜头追踪。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人车跨镜头追踪方法及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满足海量监控视频中高效、准确确定人车位置及轨迹追踪的问题,解决了难以实现人脸、行人、车辆的关联检测及多摄像头的跨镜头追踪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车跨镜头追踪方法,包括:
提取目标人脸视频、行人视频或车辆视频的结构化特征;
在关联数据库中对所述结构化特征进行匹配,定位人车位置;
其中,所述关联数据库存储有相互关联的人脸结构化信息、行人结构化信息及车辆结构化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视频进行结构化信息提取,获得人脸结构化信息、行人结构化信息和车辆结构化信息;
对所述人脸结构化信息、所述行人结构化信息和所述车辆结构化信息进行匹配,形成关联数据库。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对视频进行结构化信息提取,获得人脸结构化信息、行人结构化信息和车辆结构化信息之前,还包括:
对多路采集的视频进行预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人脸结构化信息包括:样貌特征、表情等信息;
所述行人结构化信息包括:样貌特征、着装信息、装饰品、随身物品等信息;
所述车辆结构化信息包括:车辆固有属性、驾驶员信息、个性化信息等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在关联数据库中对所述结构化特征进行匹配,定位人车位置,包括:
在关联数据库中检索与所述结构化特征相匹配的视频数据;
定位所述视频数据所在的监控设备,以及所述监控设备覆盖的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人车跨镜头追踪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深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深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77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道线自动融合匹配算法
- 下一篇:周界防护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