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用导电自润滑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9873.3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1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蓉平;孙志华;陆忠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B32B3/30;B32B27/18;B32B27/30;B32B7/10;B32B37/12;B32B37/10;C08L27/12;C08L23/28;C08L27/16;C08K3/04;C08K7/06;C08K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燕宏伟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复合板 重量比 自润滑 轴承 凹陷结构 金属基层 碳纳米管 自润滑膜 粘合层 固体润滑剂 电泳工艺 氟聚合物 汽车涂装 制备工艺 聚合物 碳纤维 炭黑 制备 汽车工业 | ||
一种轴承用导电自润滑复合板及其制备工艺,该轴承用导电自润滑复合板包括一个金属基层,一层导电自润滑膜,以及粘合层。所述金属基层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的深度0.02mm~0.10mm,凹陷结构的面积占所述金属基层的面积的30%~50%,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0.01mm~0.05mm。所述导电自润滑膜的厚度为0.1mm~0.5mm。所述聚合物选自氟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且其重量比为70%~80%,炭黑的重量比为4%~5%,所述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2%,所述碳纤维的重量比为15%~20%,所述固体润滑剂的重量比为0~9%,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3μm~5μm。本轴承用导电自润滑复合板具有导电的功能,符合电泳工艺的要求,进而该轴承用导电自润滑复合板可以满足汽车工业的要求,特别是汽车涂装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滑动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使用在滑动轴承上的轴承用导电自润滑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层结构(包括金属支承体材料及施加于其上的中间层和滑动层)的免维护滑动轴承早已通过多种形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并应用于多个技术领域,例如汽车工程领域。
但是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其集成度也越来越高,那些应用于汽车车门铰链、座椅铰链、前后盖铰链等低速中等载荷场合中的自润滑轴承,除了手感要求舒适,无噪声的要求外,还要求其具有导电性能的要求。该导电性能的要求原自汽车工业的要求。因为先进的汽车涂装特别是轿车涂装技术和设备在我国得以快速应用。为了满足客户对汽车涂装组件表面处理工艺即电泳涂装的需求,对汽车铰链部位的铰链轴承专门提出了导电性能的要求,因此对该应用的自润滑轴承的功能层的要求则至少包括扭矩恒定,有弹性,自润滑与具有导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抗蠕变性能,以及更低的电阻值的轴承用导电自润滑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上述要求。
一种轴承用导电自润滑复合板,其使用于电泳工艺中,其包括一个金属基层,一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基层上的导电自润滑膜,以及用于粘合所述金属基层与导电自润滑膜的粘合层。所述金属基层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的深度0.02mm~0.10mm,凹陷结构的面积占所述金属基层的面积的30%~50%,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0.01mm~0.05mm。所述导电自润滑膜的厚度为0.1mm~0.5mm。所述导电自润滑膜通过所述凹陷结构与所述金属基层电导通。所述导电自润滑膜主要由氟聚合物、炭黑、碳纳米管,碳纤维,以及固体润滑剂组成。所述聚合物选自氟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且其重量比为70%~80%,炭黑的重量比为4%~5%,所述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2%,所述碳纤维的重量比为15%~20%,所述固体润滑剂的重量比为0~9%,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3μm~5μm。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自润滑膜的厚度为0.15mm-0.25mm。
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选自聚四氟乙烯、氟化的乙烯-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乙烯氯三氟乙烯、全氟烷氧基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氟聚合物为全氟烷氧基乙烯,改性四氟乙烯-六氟丙烯,改性全氟烷氧基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全氟,改性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乙烯-氯三氟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固体润滑剂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硅、石墨、聚醚醚酮、二硫化钼、芳香族聚酯、碳颗粒、青铜、氟聚合物、热塑性填充剂、矿物填充剂、以及它们的任何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氟聚合物至少占所述导电自润滑膜的重量的72%、78%、或80%。
一种轴承用导电自润滑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21:提供一个金属基层,并在该金属基层上开设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的深度为0.02mm~0.10mm,凹陷结构的面积占所述金属基层的面积的3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盛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9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