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4742.4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1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仲红刚;李曦皓;王彪;张申;张程栋;徐智帅;翟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200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加热 裂纹 测试 装置 | ||
1.一种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伸装置、连接杆、炉体、应力传感器、试棒、热电偶、保温层、磁场线圈、发热环、Al2O3坩埚、基座、连接夹头、水冷夹头以及拉伸装置导轨支架;
所述拉伸装置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左侧,用于拉伸所述试棒;所述应力传感器、所述试棒、所述磁场线圈、所述发热环、所述Al2O3坩埚、所述连接夹头以及所述水冷夹头设置于所述炉体的炉腔内;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炉体外底部;所述拉伸装置的下端安装有拉伸装置导轨支架,所述拉伸装置能够在拉伸装置导轨支架上左右移动,在滑程任意位置锁死;所述应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炉体内的左炉门旁,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拉伸装置相连;所述应力传感器与所述连接夹头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夹头另一端与所述试棒螺纹连接,所述拉伸装置、所述应力传感器与所述试棒同轴度,所述应力传感器用于同步测量所述拉伸装置所施加的外力;所述水冷夹头通过夹持方式固定在所述试棒右端,用于准确控制水流量的大小,控制所述试棒在降温过程中轴向散热的快慢;
所述Al2O3坩埚为一中空圆柱体,所述中空圆柱体的内径等于试棒直径,所述试棒设置于所述中空圆柱体内且与所述Al2O3坩埚同轴;所述Al2O3坩埚外侧套有发热环,所述发热环用于通入电流后,采用电阻发热,使被发热环包裹部分的试棒融化;所述发热环外侧包覆有磁场线圈,所述磁场线圈,用于引入磁场扰动金属液,控制金属液凝固生成等轴晶,从而研究所述试棒相应的热裂临界条件;所述磁场线圈外层包裹有保温层,所述磁场线圈与所述发热环之间也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热电偶预埋在所述Al2O3坩埚外壁上,用于同步测量试棒的温度;
所述试棒加热熔化之后,所述拉伸装置启动后,拉伸试棒,通过调节所述发热环的温度,选择所述水冷夹头的水流量大小或控制所述磁场线圈产生磁场,分别得到不同冷速下,不同枝晶生长方向或等轴晶形态下的所述试棒热裂的临界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与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应力传感器螺纹连接;所述拉伸装置用于主动加载外力,在所述试棒凝固过程中对凝固收缩进行限制,使所述试棒产生热裂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夹头由夹具和冷却水道组成,所述冷却水道安装在所述夹具上;所述水冷夹头与循环水冷机相连,用于控制所述试棒在降温过程中轴向散热的快慢,当无流量或流量小时,试棒径向散热大于轴向,柱状晶沿径向生长,当流量大时,试棒径向散热小于轴向,柱状晶沿轴向生长,确定晶粒不同生长方向的所述试棒热裂临界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还包括刚性梁,所述刚性梁水平焊接于炉体右壁上面,且与所述水冷夹头螺纹连接,用于固定夹头,保证试棒夹持的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还包括数据信号采集控制系统,用于将所述热电偶、所述应力传感器、所述拉伸装置和所述水冷夹头得到的温度、应力、拉伸速率以及冷却水量转化为数据信号并全程进行采集存储;所述数据信号控制采集系统的采集频率为100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的最高加热温度为2000℃;升降温速率范围为0.01-100K/s;升降温控温误差小于±2k;所述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的冷态极限真空度为6.67×10-3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的最大试验力为10KN;拉伸速率范围为0.001-3mm/s;有效拉伸量程为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47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字主梁结构综合加载系统
- 下一篇:路基荷载下地基侧向挤出变形的测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