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低钙稀土合金正板栅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6451.9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莹;陈龙霞;唐胜群;战祥连;张涛;李敏;马玉竹;张杰;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1/06 | 分类号: | C22C11/06;C22C1/02;B22D25/04;H01M4/68;H01M4/8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5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板栅 低钙 合金 稀土合金 渣量 制备 阀控铅酸蓄电池 正板栅合金 晶粒 析出 高温熔化 合金材质 合金生产 耐腐蚀性 生产过程 正极板栅 抗蠕变 铅合金 吸附性 正极栅 细化 渣率 稀土 | ||
本发明属于阀控铅酸蓄电池正板栅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低钙稀土合金正板栅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栅采用合金材质,以质量分数计,正板栅合金包括以下组分:Ca 0.01~0.05%;Sn 0.4~0.8%;Al 0.01~0.03%;Ag 0.001~0.01%;Pr 0.001~0.01%;Pb余量。该正极板栅的合金采用低钙稀土成分,具有细化晶粒、提高耐腐蚀性和抗蠕变效应的作用;采用高温熔化铅合金技术,避免了低温时Al和Pb3Ca的析出等恶性循环,降低了具有吸附性的合金渣量;本发明的生产过程中产渣量低于3.5%,既降低了渣率,又提高了合金产量,缩短了单批次合金生产时间,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控铅酸蓄电池正板栅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低钙稀土合金正板栅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板栅的合金成分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铅钙合金是免维护蓄电池板栅的首选材料,但是它在生产浇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渣多、栅体柔软、断筋、脆裂、缩孔、气孔等问题,往往是在浇铸过程中由于温度控制不当,与空气接触会提高这些问题发生概率,造成板栅耐腐蚀性较差,如果将电池置于高温环境下使用,会加速电池板栅的腐蚀速率,进而大大缩短电池的循环寿命;另外传统的低锡高钙合金板栅,对于普通阀控电池的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领域,但是针对特殊用途的电池或者环境恶劣条件下使用的电池,尤其是电池的正极性能,能够直接影响电池寿命,特别是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深循环性能。
传统铅钙合金在生产过程中合金液的含渣量比较多,严重影响合金的利用率,同时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这是因为Pb-Ca合金中可能存在Pb3Ca、PbCa和PbCa2的3种形态,其中由于钙含量较高,会形成较多的Pb3Ca易偏聚在α-Pb固溶体的晶界处,Pb3Ca的化学活性高,优先发生腐蚀,分散的Pb3Ca易造成点蚀,而偏聚在晶界或枝晶区域的则容易造成晶间腐蚀,甚至导致晶界开裂。
为此亟需发明一种新型低钙稀土合金正板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低钙稀土合金正板栅。该正极板栅的合金采用低钙稀土成分,具有细化晶粒、提高耐腐蚀性和抗蠕变效应的作用;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低钙稀土合金正板栅,正极栅采用合金材质,以质量分数计,正板栅合金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
Pb为电解铅。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低钙稀土合金正板栅,正极栅采用合金材质,以质量分数计,正板栅合金包括以下组分: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低钙稀土合金正板栅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正板栅合金的原料组成,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电解铅、Sn、Al、Ag、Pr和Ca,待用;
(2)向铅锅中加入电解铅,加热至一定温度,熔化后经过捞渣、搅拌,加入配方量的Sn和Al,在该温度下开动搅拌系统,搅拌8min~15min;
(3)将铅锅温度升高至600℃~700℃,将Ag屑沿着变频搅拌机形成的涡流处逐批逐块投入到合金液底部,严禁一次性加入,在该温度下开动搅拌系统,搅拌10min~15min;
(4)将铅锅温度升高至700℃~800℃,将Pr屑和Ca沿着变频搅拌机形成的涡流处逐批逐块投入到合金液底部,严禁一次性加入,在该温度下开动搅拌系统搅拌15min~20min,当完全熔化并混合均匀后,取样分析合金成分合格后,然后将熔融液送入板栅铸造设备内进行铸造。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64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