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大豆不育基因的稳定紧密连锁标记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7760.8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燕;杨永庆;张孟臣;赵青松;闫龙;陈强;赵鑫;王凤敏;邸锐;冯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G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张培元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豆 不育 基因 稳定 紧密 连锁 标记 | ||
1.大豆不育基因的稳定紧密连锁标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该标记的三对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2、SEQ ID NO:3-4、SEQ ID NO:5-6,利用含有不育基因的转基因大豆植株构建雄性不育系,然后利用此雄性不育系培育杂交大豆以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大豆植株;在上述培育过程中,当大豆雄性不育系出苗后通过所述的标记检测大豆是否稳定含有所述不育基因,从而确保大豆成熟后杂交授粉的成功发生;
所述不育基因在基因组中定位在13号染色体20-22M的位置,在形态学标记W1和dCAPs-1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6和1.8厘摩;所述dCAPs-1通过序列SEQ ID NO:1和SEQ ID NO:2的引物确定;
所述标记的开发方法为:
A、对大豆可育和选定的不育材料样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
B、在步骤A的基础上,以公共大豆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在SNP富集区进行SNP位点的预测,选取测序深度>10且测序质量高的位点,将该位点上下游一定长度的序列以wild typeWT和Mutant type MT的形式列出;
C、对于步骤B选取的位点:
C-1、首先预测该位点是否能够引起酶切位点的出现或缺失,如果能够引起变异,即在该位点上下游各150bp左右设计上下游引物形成CAPs标记引物进行利用;
C-2、如果SNP位点不直接引起酶切位点的变异,在设计引物时,对SNP位点相邻的1-2个碱基引入突变,引入突变后仅使WT或MT其中之一产生一种类型的酶切位点,而保证另外一种没有,且引起变异引物的长度控制在25-40bp之间,使得PCR产物长度在150bp-250bp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公共大豆基因组选用Wm82.a2.v1基因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将所选取位点上下游各30或29bp的序列以wild type WT和Mutant type MT的形式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77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