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2205.4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0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蒲雨吉;张译心;张曦丹;谢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丽妍(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吴飞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旋聚乳酸 微球 制备 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露醇 注射 有机溶液 配制 制备方法工艺 混合溶液中 工业应用 混合溶剂 有机溶剂 混合物 稳定剂 滴加 复溶 混匀 去除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配制左旋聚乳酸的有机溶液;(2)配制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的水溶液;(3)将左旋聚乳酸的有机溶液滴加到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的水溶液中,混匀,然后去除混合溶液中的有机溶剂;(4)对步骤(3)所得溶液冷冻干燥,即得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甘露醇的混合溶剂为稳定剂,冷冻干燥后的混合物再复溶时,PLLA微球可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中,可注射的效果好;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适合大量制备,适于工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医学美容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聚乳酸及其共聚物为代表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已经在可吸收医疗器械、组织工程、药物控释以及医学美容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左旋聚乳酸在体内的降解产物为L-乳酸,为体内糖类代谢过程中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被体内的酶完全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除体外。基于聚乳酸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共聚物的微球作为药物控释载体,已经在靶向纳米药物传输,体内缓控释药物制剂等方面应用广泛。可注射左旋聚乳酸(PLLA)微球也可作为美容产品,经皮下注射后,可刺激人体细胞分泌大量的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起到美容除皱的作用。可注射PLLA微球已成为继玻尿酸之后的新一代医学美容产品(Clinics in Dermatology 2009,27,S3-S12;Dermatol Surg 2005,31,1511-1518)。
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乳化法,通过将聚乳酸溶于有机溶剂形成溶液,滴加到水中形成水包油的乳滴,利用PVA、十二烷基磺酸钠、吐温、司班等表面活性剂稳定乳滴,待有机溶剂挥发后,通过离心、洗涤得到聚乳酸微球。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5749359A)采用乳化法制备了负载抗氧化因子的亲水改性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微球,过滤干燥后将其分散于羟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水溶液中。这种先分离再分散的方法将使微球在溶液中难以均匀分散,容易团聚成肉眼可见的颗粒。
公开号为CN108136068A的中国发明专利通过油水乳化法,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制备了一种多孔的聚乳酸微球,这种微球缺乏稳定剂,难以复溶分散到水相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方法制备的聚乳酸微球复溶分散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可获得复溶分散性良好的左旋聚乳酸微球。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左旋聚乳酸溶于有机溶剂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中,配制左旋聚乳酸的有机溶液;
(2)配制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的水溶液;
(3)将左旋聚乳酸的有机溶液滴加到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的水溶液中,混匀,然后去除混合溶液中的有机溶剂;
(4)对步骤(3)所得溶液冷冻干燥,即得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
较优的,步骤(1)中,将特性粘数为0.1~1.5g/dL的左旋聚乳酸溶于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中,配成浓度为1~100g/L的左旋聚乳酸的有机溶液。当左旋聚乳酸的有机溶液浓度超过100g/L时,产物左旋聚乳酸微球的收率降低。而且,与二氯甲烷相比,将左旋聚乳酸溶于三氯甲烷中,最终产物左旋聚乳酸微球的收率明显提高。
步骤(2)中,可将分子量为5000~500000Da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甘露醇溶于蒸馏水中,配成浓度为0.5~5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的水溶液。当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的水溶液浓度小于0.5wt%或大于5wt%时,产物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分散性会变差。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与甘露醇的质量比优选为1:20~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丽妍(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普丽妍(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2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