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斜管清孔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0534.3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军;孙廉威;沈蓉;沈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斜管清孔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斜管清孔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杆连接有截面清理装置,所述截面清理装置为可伸缩横向圆形刀盘,所述可伸缩横向圆形刀盘以驱动杆为中心收缩或者伸展,所述可伸缩横向圆形刀盘伸展时,与测斜管的内壁接触连接或者贴近不接触连接。本发明能够对测斜管内的堵塞物进行清孔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斜管清孔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测斜工作在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监测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常用的测斜仪一般为滑动式测斜仪。滑动式测斜仪上下各有一对滑轮,上下轮距500mm,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摆锤始终保持铅直方向的性质,测得仪器中轴线与摆锤垂直线间的倾角,倾角的变化可由电信号转换而得,从而可以知道被测结构的位移变化值。这种测斜方法一般需要预先将测斜管埋设在地下连续墙中,其步骤大致如下:1、将4m(或2m)一节的测斜管用束节逐节连接在一起,接管与管连接时先在测斜管外侧涂上PVC胶水,然后将测斜管插入束节,在束节四个方向用铝铆钉紧固束节与测斜管;2、接头防水:在每个束节接头两端用防水胶布包扎,防止水泥浆从接头中渗入测斜管内;3、测斜管固定:把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上;4、吊装下笼:绑扎在钢筋笼上的测斜管随钢笼一起放入孔内,待钢笼就位后,在测斜管内注满清水,然后封上测斜管的上口;5 、完成测斜管的预先埋设。上述的测斜管埋设以及后期滑动测斜仪工作阶段往往会出现下列问题:
一、由于预先埋设测斜管,后浇注混凝土,待后期开挖阶段,发现很多测斜管都出现了堵管现象,如果堵管位置离管口很近,甚至造成整个测斜管报废;
二、目前的清水处理方法,只能很小程度上预防泥浆的进入,但对于已经进入管内且附属在内壁上的障碍物来说,基本不会产生作用;
三、后期实际监测过程中,由于细小颗粒等物体进入管中,也会造成测斜管的堵塞;
四、更加大的影响,是易在测斜仪监测过程中,由于测斜管导槽或内壁有堵塞,最终导致测斜管监测过程中卡在测斜管内,造成测量的极大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测斜管清孔系统及方法,以对测斜管内的堵塞物进行清孔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测斜管清孔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杆连接有截面清理装置,所述截面清理装置为可伸缩横向圆形旋转刀盘,所述可伸缩横向圆形旋转刀盘以驱动杆为中心收缩或者伸展,所述可伸缩横向圆形旋转刀盘伸展时,与测斜管的内壁接触连接或者贴近不接触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测斜管的导槽内的导槽清理装置,所述导槽清理装置为可伸缩竖向圆形旋转刀盘,所述可伸缩竖向圆形旋转刀盘以驱动杆为中心收缩或者伸展,所述可伸缩竖向圆形旋转刀盘伸展时,与测斜管的导槽接触。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测斜管清孔系统,所述驱动装置的外轮廓设置有用于在测斜管的导槽内上升、下降或者制动于某一位置的爬行足或者爬行轮。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测斜管清孔系统,所述驱动杆与可伸缩横向圆形旋转刀盘和可伸缩竖向圆形旋转刀盘为丝杠结构。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测斜管清孔系统,所述可伸缩横向圆形旋转刀盘包括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与驱动杆相配的第一螺母和横向圆形旋转刀盘。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测斜管清孔系统,所述可伸缩竖向圆形旋转刀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与驱动杆相配的第二螺母和竖向圆形旋转刀盘。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测斜管清孔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驱动装置上升、下降或者制动于某一位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牵引绳,改变牵引绳方向的导向滑轮,以及控制牵引绳位移的第二电机。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测斜管清孔系统,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方设有补光灯、摄像头和测距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0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