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马铃薯为原料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0878.4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2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丕武;陈丙翠;王瑞明;王建彬;王松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58 | 分类号: | C12P7/58;C12P19/14;C12P1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陈桂玲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原料 法制 葡萄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马铃薯为原料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该方法以马铃薯为原料,先进行酶法液化、糖化,得到马铃薯糖化液,再以此糖化液为原料,以氨水作为中和剂进行酶法转化,得到葡萄糖酸铵粗品,通过浓缩和干燥,得到葡萄糖酸铵纯品。马铃薯作为一种主要粮食作物,亩产量远远高于玉米,原料来源有保证,成本低,以马铃薯直接进行生产,减少了原料处理和淀粉提取的过程,工艺简单,原料加工成本大大降低;制备得到的葡萄糖酸铵粗品用于土壤治理,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碳源和铵氮,同时也带来马铃薯原料中的其它营养成分,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殖和土壤生态的改良,制备得到的葡萄糖酸铵纯品可用作螯合剂、消毒剂、乳化剂、护肤品的成分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马铃薯为原料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属于微生物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葡萄糖酸铵是一种带有弱氨味的白色结晶性粉末,相对分子质量为213.2,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溶解,曝光时颜色变黄。葡萄糖酸铵可用作织物印花的酸化剂、工业螯合剂、消毒剂组分,护肤品的成分及干酪等食物制备的乳化剂。鉴于葡萄糖酸铵分子中既拥有微生物可降解的碳源,又拥有作物生长需要的铵盐,因此在土壤修复与治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报道的葡萄糖酸铵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和氨水(或液氨)为原料,以黑曲霉为发酵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另一种是先利用钯为催化剂,将葡萄糖催化转化成葡萄糖酸,再与液氨合成葡萄糖酸铵。
中国专利文献CN101844977A公开了一种以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和液氨为原料,黑曲霉发酵法或钯催化法生产葡萄糖酸铵的方法,该方法中黑曲霉发酵法的原料为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钯催化法的生产原料为结晶葡萄糖,产品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葡萄糖酸钠的替代物,用于混凝土的缓凝剂。通过黑曲霉发酵制备葡萄糖酸铵发酵周期较长,得到的产物纯度较低;在化学法制备葡萄糖酸铵过程中,钯催化剂虽然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的性能,但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杂质、焦质等会使钯催化剂中毒,活性和选择性下降,直到没有催化活性,在钯催化剂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因催化剂本身颗粒聚集、晶格变化等原因而活性下降,还需要对失活的催化剂进行再活化。
目前已有的生产方法均以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为原料,生产葡萄糖酸铵,原料成本高,限制了葡萄糖酸铵在土壤修复治理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马铃薯为原料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该方法直接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葡萄糖酸铵,制备的产品中除葡萄糖酸铵外,还含有其它可作为土壤微生物营养成分的副产物,作为土壤治理剂,不仅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使用效果也有明显的提升。
术语说明:
DE值:也称葡萄糖值,是糖化液中还原性糖全部当作葡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比,表示淀粉的水解程度或糖化程度。
发明概述:
本发明以马铃薯为原料,先进行酶法液化、糖化,得到马铃薯糖化液,再以此糖化液为原料,以氨水作为中和剂进行酶法转化,得到葡萄糖酸铵粗品,通过浓缩和干燥,得到葡萄糖酸铵纯品。
发明详述: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以马铃薯为原料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步骤如下:
(1)配制马铃薯液:将破碎的马铃薯加水混和均匀,得马铃薯液;
(2)液化:取步骤(1)的马铃薯液,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和消泡剂,加热、搅拌,使马铃薯液中的淀粉液化完全,灭菌得马铃薯液化液;
(3)糖化:将步骤(2)的马铃薯液化液降温至50~60℃,加入糖化酶,通气搅拌,糖化完全后停止糖化,高温灭酶后得马铃薯糖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0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