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钠钾硫氯四元体系分离硫酸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3047.2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君梅;王艳虹;潘峰;刘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D5/16 | 分类号: | C01D5/16;C01B7/03;C01B17/74;C01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钠钾硫氯四元 体系 分离 硫酸钾 方法 | ||
1.一种Na+、K+、SO42-、Cl-四元体系分离硫酸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混合体系中加入硫酸,气液分离,冷凝回收稀盐酸;
(2)向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加入中和剂,调节pH;
(3)将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进行冷却结晶,过滤分离;
(4)将步骤(3)所得滤液进行浓缩;
(5)将步骤(4)所得浓缩液进行蒸发结晶,过滤分离,回收硫酸钾晶体;
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浓度小于硫酸钾在-5-5℃下对应的溶解度,硫酸钠的质量浓度大于硫酸钠在-5-5℃下对应的溶解度;
步骤(3)所述冷却结晶的温度为-5-5℃;步骤(4)所述浓缩的温度为40-50℃,所述浓缩为浓缩至硫酸钠恰好饱和不析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硫酸为浓硫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气液分离方式为加热蒸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中和剂为固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包括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为碳酸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pH的值为7-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冷却结晶的温度为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冷却结晶的时间为30-8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冷却结晶的时间为35-55min。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浓缩的温度为4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蒸发结晶为恒温蒸发结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蒸发结晶的温度与步骤(4)所述浓缩温度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蒸发结晶的时间为30-80min。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蒸发结晶的时间为35-55min。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向Na+、K+、SO42-、Cl-混合体系中加入浓硫酸,使体系中的氯根全部转换成盐酸,通过盐酸、硫酸加热器蒸发方案,在蒸发器内进行气液分离,蒸发出的气体包括水蒸气和HCl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凝后形成稀盐酸,回收稀盐酸;
(2)向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加入碳酸钠和/或碳酸钾,中和过量的硫酸,调节混合液的pH值至7-8,所得混合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浓度小于硫酸钾在-5-5℃下对应的溶解度,硫酸钠的质量浓度大于硫酸钠在-5-5℃下对应的溶解度;
(3)将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进行冷却结晶,结晶温度为-5-5℃,结晶时间为30-80min,过滤分离回收硫酸钠晶体;
(4)将步骤(3)所得滤液进行浓缩,浓缩温度为30-60℃,浓缩至硫酸钠恰好饱和不析出;
(5)将步骤(4)所得浓缩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结晶温度与步骤(4)所述浓缩温度相同,过滤分离,回收硫酸钾晶体;
(6)可选择地将步骤(5)结晶分离后的滤液稀释,进行循环结晶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30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制备氯酸钾废水中回收氯化钠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氯化锂转化液的提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