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漂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3716.6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赤鹰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900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漂 | ||
1.一种浮漂,包括漂身和漂杆,所述漂身包括实芯层和包覆实芯层的包芯层;所述漂身的制作方法包括实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和包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包括采用两段式空腔模具制作实芯层坯件,具体采用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
所述实芯层制作步骤如下:
S1.采用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制作实芯层坯件;
S2.将膨胀材料放入第一段实芯层模具中;
S3.将第二段实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实芯层模具合模,然后将两段模具合紧并固定,得到两段式实芯层料腔模;
S4.将顶针插入到两段式实芯层料腔模两端端头的顶针孔中;
S5.将插入了顶针的两段式实芯层料腔模具放入到烘烤柜内进行烘烤,直到膨胀材料发泡并塞满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的内腔,得到两段式实芯层实腔模;
S6.将两段式实芯层实腔模从烘烤柜中取出,再将顶针从两段式实芯层实腔模的顶针孔中取出;
S7.将第二段实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实芯层模具分开,露出膨胀坯,将膨胀坯取出;膨胀坯内放置过顶针的位置即为轴心孔道;
S8.将膨胀坯上第二段实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实芯层模具结合位置的出现的合模线清理干净,得到实芯层坯件。
2.一种浮漂,包括漂身和漂杆,所述漂身包括实芯层和包覆实芯层的包芯层;所述漂身的制作方法包括实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和包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芯层坯件制作步骤包括采用两段式空腔模具制作包芯层坯件,具体采用两段式包芯层空腔模具;
所述包芯层制作步骤如下:
S1.采用两段式包芯层空腔模具制作包芯层坯件;
S2.将包芯层材料包覆在实芯层坯件外表面;
S3.将顶针穿过第一段包芯层模具,然后把包好的实芯层坯件的一端的轴心孔道顺着顶针放入第一段包芯层模具的模腔里面,再将第二包芯层模具穿过顶针包住实芯层坯件的另一端,并将第二段包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包芯层模具合模,然后将两段模具合紧并固定,得到两段式包芯层料腔模;
S4.将两段式包芯层料腔模放入到烘烤柜内进行烘烤,直到实芯层再发泡至包芯层硬化定型,得到两段式包芯层定型模;
S5.将两段式包芯层定型模从烘烤柜内取出,将顶针从两段式包芯层定型模的顶针孔内取出;
S6.将第二段包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包芯层模具分开,露出定型坯,将定型坯取出;
S7.将定型坯上第二段包芯层模具与第一段包芯层模具结合位置的合模线清理干净,得到包芯层坯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式空腔模具是:模具的内部为空腔,空腔的形体结构与漂身的形体结构完全相同,从空腔的最大横切面处将空腔横向切分为两截,即将空腔模具分为两截,成为第一段模具和第二段模具,构成两段式空腔模具;其中第一段模具中切分位置的一端称为第一合模端;第一段模具的另一端称为第一顶端,第一顶端的中心挖设有顶针孔;第二段模具中切分位置的一端称为第二合模端;第二段模具的另一端称为第二顶端,第二顶端的中心挖设有顶针孔;第一合模端和第二合模端之间设有合紧固定装置;当内部空腔的形状大小与漂身的实芯层的形状大小相同时,成为两段式实芯层空腔模具;当内部空腔的形状大小与漂身的包芯层的形状大小相同时,构成两段式包芯层空腔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紧固定装置是锁扣式合模装置,所述锁扣式合模装置是第一合模端的外壁上设有锁槽,第二合模端的外壁上设有锁扣,锁扣与锁槽可以互相合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紧固定装置是螺旋式合模装置,所述螺旋式合模装置是第一合模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二合模端的外壁上向外生成有圆筒,圆筒的内径与第一合模端的外径相同,圆筒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紧固定装置是外螺旋式合模装置,所述外螺旋式合模装置是第一合模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二合模端的外壁上设有相同规格的外螺纹;另配套设置一个螺旋筒,螺旋筒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赤鹰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赤鹰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37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