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6912.9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5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诚;张殿昌;江世贵;刘宝锁;郭华阳;郭梁;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刘艳丽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鳍棘鲷微 卫星 标记 特异性 引物 应用 | ||
1.一种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是:所述特异性引物包括8对引物,分别为AL15、AL20、AL51、AL01、AL37、AL18、AL14和AL49,其中:
引物对AL1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和SEQ ID NO :2中所示;
引物对AL2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3和SEQ ID NO :4中所示;
引物对AL5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5和SEQ ID NO :6中所示;
引物对AL0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7和SEQ ID NO :8中所示;
引物对AL3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9和SEQ ID NO :10中所示;
引物对AL18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1和SEQ ID NO :12中所示;
引物对AL1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3和SEQ ID NO :14中所示;
引物对AL4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5和SEQ ID NO :16中所示。
2.一种黄鳍棘鲷微卫星亲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黄鳍棘鲷DNA提取:采集待鉴别的黄鳍棘鲷亲本样品鳍条和子代全鱼,提取基因组DNA;
(2)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筛选和引物合成:筛选并合成权利要求1中的8对引物,所述8对引物共分为三组,其中组一包括AL15、AL20和AL51,组二包括AL01、AL37和AL18,组三包括AL14和AL49,组一和组二在正向引物的5’端分别用FAM、HEX和TAMRA三种不同的荧光基团进行修饰,组三在正向引物的5’端分别用FAM和HEX两种不同的荧光基团进行修饰,用于PCR分析;
(3)微卫星位点基因分型:采用荧光PCR反应分别利用步骤(2)中的三组引物对步骤(1)中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将扩增产物混合;
(4)对混合后的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分型,利用基因分型结果对亲本基因型和子代基因型进行分析,判定子代个体的父母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黄鳍棘鲷微卫星亲子鉴定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荧光PCR反应时,每组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0 μL,包括:双蒸水7.6 μL,含Mg2+的10 × PCR缓冲液1 μL,浓度为10 mmol /L的 dNTPs 0.15 μL,rTaqDNA 聚合酶0.15 μL,正反向引物各0.3 μL,浓度为100 ng/μL的基因组DNA 0.5 μ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黄鳍棘鲷微卫星亲子鉴定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荧光PCR反应时,PCR 反应条件为:95 ℃ 预变性4 min;95 ℃ 变性30 s,退火温度60 ℃ 30 s,72 ℃延伸40 min,30个循环;72 ℃延伸10 min;4 ℃保存。
5.权利要求1所述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在黄鳍棘鲷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69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