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6912.9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5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诚;张殿昌;江世贵;刘宝锁;郭华阳;郭梁;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刘艳丽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鳍棘鲷微 卫星 标记 特异性 引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所述特异性引物包括8对引物,分别为AL15、AL20、AL51、AL01、AL37、AL18、AL14和AL49,该引物多态性高,PCR产物稳定可靠;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黄鳍棘鲷微卫星亲子鉴定方法,该方法首次建立了黄鳍棘鲷的亲子鉴定分子方法,该方法鉴定准确、价格低廉,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上述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在黄鳍棘鲷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卫星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隶属于鱼纲Pisces、鲈形目Perciformes、鲷科Sparidae、棘鲷属Acanthopagrus,广泛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西太平洋沿岸和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沿海。
黄鳍棘鲷生活于近岸海域及河口湾,杂食性,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黄鳍棘鲷养殖周期偏长,需一年半至两年才能达到5两左右的上市规格,极大限制了渔民的养殖该品种的热情。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导致黄鳍棘鲷自然种群严重衰退,种质严重退化等;同时黄鳍棘鲷养殖群体的近亲繁殖、小规格亲本人工育苗等原因,导致黄鳍棘鲷养殖种质严重退化,抗病力减弱,养殖性能下降等。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黄鳍棘鲷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对不同地理群体的黄鳍棘鲷进行种质资源的保护和良种选育已迫在眉睫,而良种选育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家系选育。家系选育能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同时能够准确地了解系谱信息,有效地指导亲本筛选,这既能不断地改良遗传性状,又避免了近亲繁殖,缩短育种时间,提高黄鳍棘鲷的产量。
而在鱼类遗传育种研究中,苗种的来源比较杂乱,仅采用物理和形态标记难以区分不同来源、不同品质的苗种。一般地,水产动物同池混养家系的鉴定方法是进行电子标记区分,但是在进行大规模群体选育或家系选育时,电子标记的价格昂贵,故有一定的限制性。而DNA分子标记技术具有遗传信息丰富、检测手段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系谱鉴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DNA分子标记如微卫星标记(Simple sequencerepeat,SS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应用到水产动物,如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鲤(Cyprinus carpio),大黄鱼(Larimichthycrocea)等。这些SSR标记和SNPs可以用来明确个体间亲缘关系,建立正确系谱关系,这样既有利于优良养殖品种的筛选和推广,也有利于规范我国黄鳍棘鲷的苗种市场。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开发了大量的黄鳍棘鲷SSR标记,但是将SSR标记应用于黄鳍棘鲷家系鉴定研究的报道甚少,这不利于黄鳍棘鲷良种选育的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该引物多态性高,PCR产物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黄鳍棘鲷微卫星亲子鉴定方法,该方法鉴定准确、价格低廉。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在在黄鳍棘鲷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的特异性引物,所述特异性引物包括8对引物,分别为AL15、AL20、AL51、AL01、AL37、AL18、AL14和AL49,其中:
引物对AL1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中所示;
引物对AL2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中所示;
引物对AL5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中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6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