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支酶改质淀粉、其制备方法及其于硬空胶囊制造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8771.4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展;赵欣怡;李佩瑄;陈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丰胶囊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P19/16;A61K9/48;A61K4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支酶改质 淀粉 制备 方法 及其 胶囊 制造 应用 | ||
本发明关于一种经由解支酶(如:异淀粉酶、普鲁兰酶、极限糊精酶(limit dextrinase)等)改质的淀粉材质、其制备方法及其于硬空胶囊制造上的应用。本发明的解支酶改质淀粉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膜片强度及凝胶化能力,可应用于在不使用凝结剂和增塑剂的条件下制造硬空胶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利用解支酶进行改质而得的改质淀粉,及其制备方法。更特别地,关于一种用于制造硬空胶囊的解支酶改质淀粉、其制备方法及其于硬空胶囊制造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淀粉是一种便宜且来源广泛的天然材料,其安全性已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验证。然而,以天然淀粉或化学修饰的淀粉制作胶囊往往存在着胶液黏度过高,以及胶囊强度不足(易脆裂)等问题,故限制了淀粉在硬空胶囊及其它包材上的应用。
现有技术已有尝试通过酵素处理淀粉,意图将获得的改质淀粉浆液应用于空心胶囊的制作。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2525995B中国发明专利揭示了一种药用植物空心胶囊的制备方法,包含将经过异淀粉酶部分酶解的葛根粉与增强剂、凝胶剂、增塑剂、助凝剂、分散剂和可食用色素等混合,经脱模后制得成形的植物药用空心胶囊。
授权公告号为CN103830736B中国发明专利揭示了一种淀粉空心胶囊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利用一种将淀粉与凝胶剂、增塑剂以及一种选自α-淀粉酶、β-淀粉酶、Y-淀粉酶或异淀粉酶的酶进行反应所获得的低粘淀粉胶液作为原料。该二在先专利虽提及,可将淀粉经过异淀粉酶改质而应用于制造空心胶囊,但并无明确揭示利用解支酶获得较低分枝程度,并且拥有很好凝胶化(gelation)能力的修饰淀粉。
于是本发明尝试利用解支酶降低淀粉的分支程度使淀粉进行改质,以使经解支酵素改质的修饰淀粉获得很好的凝胶化(gelation)能力,以及很好的成膜性和膜片的强度,而可应用于制造用于食品医材相关领域的硬空心胶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硬空胶囊的解支酶改质淀粉、其制备方法及其于硬空胶囊制造上的应用。
于是,本发明的一方面关于一种用于制造硬空胶囊的改质淀粉胶液,所述的改质淀粉为经过将淀粉溶液与淀粉解支酶(debranching enzyme)反应而得,且其具有凝胶化(gelation)能力及增强的胶片强度。
于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淀粉可包括(但不限定于)天然淀粉及化学改性淀粉。所述的天然淀粉包括任何存在天然谷物或豆类的淀粉,例如(但不限定于)玉米淀粉、土豆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豌豆淀粉及绿豆淀粉等。所述的化学改性淀粉包括任何经过物理及化学制程将天然淀粉驯化,并导入酯类或醚类官能基而改变天然淀粉原有物性所获得的淀粉,例如(但不限定于)蜡质淀粉、羟丙基淀粉、氧化淀粉、羧甲基淀粉及酯化淀粉等。
于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淀粉淀粉解支酶包括(但不限定于)异淀粉酶、普鲁兰酶、极限糊精酶(limit dextrinase)等。
于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改质淀粉胶液可进一步包含一增塑剂。
于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改质淀粉胶液可进一步包含重量百分比为0%-5%的凝结剂。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关于一种用于制备改质淀粉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将淀粉以水(1:4–1:5wt/wt)充分溶解;加入淀粉解支酶(解支酶使用重量为淀粉重量的0.00001%~5%),于40-60℃下反应2-3小时;加热至85℃以上以破坏酵素;及降温至40-60℃而获得一改质淀粉胶液。
于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淀粉解支酶包括(但不限定于)异淀粉酶、普鲁兰酶、极限糊精酶等。
于本发明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淀粉解支酶为异淀粉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丰胶囊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丰胶囊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8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