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编队中的自动防撞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9206.8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1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伟;赵雪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翼讯飞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B64D47/00;B64D1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8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射 降落伞 防撞保护装置 上端 控制板 变性材料 安装槽 弹射器 姿态传感器 智能 安全降落 石墨烯 传感器 底端 内端 开凿 失控 平衡 | ||
1.一种无人机编队中的自动防撞保护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端安装有控制板(4)和弹射柱(2),所述弹射柱(2)位于控制板(4)中心,所述弹射柱(2)内底端安装有弹射器(16),所述弹射器(16)上端连接有降落伞(19),所述降落伞(19)位于弹射柱(2)内侧,所述控制板(4)上端安装有姿态传感器(18),所述无人机本体(1)四周开凿有四个安装槽(6)和凹槽(17),所述安装槽(6)内端安装有石墨烯传感器(5),所述无人机本体(1)四周设有智能变性材料(3),所述智能变性材料(3)与凹槽(17)内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所述凹槽(17)位于石墨烯传感器(5)外侧,所述连接柱(7)外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内端开凿有多个出水孔(9),所述弹性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多个上尖刺(8),所述连接柱(7)左右两侧的凹槽(17)分别放置有两个水囊(10),所述水囊(10)位于上尖刺(8)下方,所述水囊(10)下方设置有穿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编队中的自动防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4)由单片机控制,所述单片机内编入有自平衡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编队中的自动防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10)内填充有纯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编队中的自动防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装置包括下尖刺(12),所述凹槽(17)内底端开凿有多个穿刺孔(11),所述穿刺孔(11)位于水囊(10)正下方,所述下尖刺(12)位于穿刺孔(11)内,所述无人机本体(1)内端开凿有四个穿刺槽(15),所述穿刺槽(15)与穿刺孔(11)相通,所述穿刺槽(15)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电动伸缩杆(14),每两个相邻所述电动伸缩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与下尖刺(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编队中的自动防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传感器(5)、弹射器(16)、姿态传感器(18)和电动伸缩杆(14)均与控制板(4)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编队中的自动防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10)的材料为硅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编队中的自动防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10)的厚度为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编队中的自动防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柱(2)为中部向外突出的空心柱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编队中的自动防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为:
第一步、飞行状态监控,无人机本体(1)内安装的姿态传感器(18),对无人机本体(1)的飞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反馈给控制板(4);
第二步、撞击监控,当无人机本体(1)受到第一次撞击后,靠近撞击点的上尖刺(8)会刺破水囊(10),使得水囊(10)内的水流出,水通过出水孔(9)流到智能变性材料(3)上,智能变性材料(3)变卷曲,当发生第二次撞击时,卷曲的智能变性材料(3)可以产生一个缓冲力,降低撞击对无人机本体(1)的影响;
第三步、平衡监控,当第二步中智能变性材料(3)变卷曲后,使得此时无人机本体(1)不再是对称状态,会影响无人机本体(1)的平衡,该智能变性材料(3)下方的石墨烯传感器(5)监测到光线的变化,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板(4),控制板(4)控制自平衡程序启动,当自平衡程序无法使无人机本体(1)保持平衡时,控制板(4)会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穿刺装置,穿刺装置刺破水囊(10),使得另外三个智能变性材料(3)也变卷曲,无人机本体(1)恢复对称状态,使无人机本体(1)尽量保持平衡;
第四步、失控监控,当第三步无法保持平衡时,则无人机本体(1)失控,此时姿态传感器(18)将无人机本体(1)失衡的飞行状态信号反馈给控制板(4),控制板(4)控制弹射器(16)向外将降落伞(19)弹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翼讯飞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翼讯飞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92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