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色粉点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9294.1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0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玲;赵勃;袁绍彦;叶晓光;黄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L55/02;C08L23/12;C08L25/06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陈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聚碳酸酯 合金材料 色粉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色粉点的生产工艺,该工艺首先进行了配方优化,改变传统工艺中仅用粒料或仅用粉料,同时使用聚碳酸酯粒料和粉料;其次调整了混料工艺,按粒料‑粉料‑粒料‑粉料的交叉式混料顺序加料,将聚碳酸酯粉料和高胶粉分别穿插在聚碳酸酯粒料和热塑性树脂粒料之间,整个添加过程边高速混合边添加,该工艺粒料与粉体的空间分散性比优化前粒料与粉体间要好,且粒料在粉体中也可起到搅拌作用,能充分保证所有物料混料均匀。所得合金材料由于对原料组分种类不做任何改动,仅通过同种树脂原料形态和加料顺序改变,可保证最终产品综合性能良好,且产品制件光泽度高,表面均匀光滑,无色粉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碳酸酯合金材料改性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色粉点的生产工艺,属于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型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树脂(PC树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型热塑性材料,由于其容易加工并适合采用注射、挤塑、吹塑等多种成型方法,且具有较好的力学和光学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包装、日用品、电子电器、玩具、仪表、运输和机器制造等许多领域中。此外,它还可以与ABS、PBT、PET等工程塑料进行共混,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制备成合金材料。在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产品的美观添加各种不同的色粉以生产出颜色各异的产品,但因色粉各自的颗粒形状、粒径分布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聚碳酸酯及其合金表面光泽度,致使产品制件表面出现异色点(彩色点),这些由于色粉分散不均引起的异色点在本领域统称为色粉点,通过注塑成制件可以明显看出,从而导致制品的美观性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聚碳酸酯及其合金的使用。因此,在提高其综合性能的前提下,改善聚碳酸酯及其合金的色粉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在树脂体系中添加能够提高分散剂来改善色粉点,但这种方式需要添加新的物料种类,还要考虑是否影响组合物性能及制造成本、生产工艺等,且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色粉点的生产工艺,由该工艺制备所得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不仅表面无色粉点,且产品性能稳定,制备工艺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色粉点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1)按照配方用量称取聚碳酸酯粉料、聚碳酸酯粒料、热塑性树脂粒料、ABS高胶粉、色粉和其他组分备用;上述各组分按重量份计分别为:聚碳酸酯粉料10-30份、聚碳酸酯粒料40-80份、热塑性树脂粒料5-30份、ABS高胶粉5-40份、色粉0.5-3.0份和其他组分0-30份;上述聚碳酸酯粉料的粒径为20-300目,且ABS高胶粉粒径为400-2000目;
(2)在高速混合机内投入聚碳酸酯粒料后启动该高速混合机,然后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投入聚碳酸酯粉料进行高速混合,接着仍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依次向其中投入热塑性树脂粒料、ABS高胶粉、其他组分和色粉后继续进行高速混合,得到预混料;其中高速混合机进行高速混合时的转速为400-900r/min;
(3)将上述所得预混料通过失重式计量称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得到无色粉点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1)中所述聚碳酸酯粉料和聚碳酸酯粒料均为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脂肪族聚碳酸酯和支化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且该聚碳酸酯粉料和聚碳酸酯粒料的粘均分子量为13000-40000,尤其优选粘均分子量为17000-24000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这是因为当芳香族聚碳酸酯的粘均分子量在17000-24000范围内时,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成型性。上述聚碳酸酯粉料和粒料均为通过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换法、吡啶法、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或预聚物的固相酯交换法制备所得的,上述制备方法均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方案,因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9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保包装膜
- 下一篇: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