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刀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0303.8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精恒凯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32 | 分类号: | C23C8/32;C23C8/02;C23C8/80;C23G1/19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碳 清洗 氮层 滚刀 变形 金属加工技术 金属氮化物 金属碳化物 变形处理 超声作用 高温浸泡 渗氮处理 显微硬度 油淬处理 真空超声 变形的 有效层 预浸泡 喷淋 渗层 成型 合金 损伤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滚刀的加工工艺,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滚刀经配料、清洗、渗碳‑渗氮处理、油淬处理、成型等步骤,通过预浸泡、喷淋、高温浸泡的三个清洗流程,包括改变清洗的方式、改变清洗的温度,可以完全的除去杂质而不会损伤产品本身,而变形处理可以增加渗碳、氮层深度和加大有效层深度,而且变形不仅影响渗碳、氮层增长速度,而且影响渗层性能,变形试样的渗碳、氮层显微硬度较未变形的高得多,并进行真空超声处理,使得未反应的元素在超声作用下,进一步与金属氮化物/金属碳化物进行融合,以强化合金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滚刀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滚刀一般是指刀齿沿圆柱或圆锥作螺旋线排列的齿轮加工刀具﹐用于按展成法加工圆柱齿轮﹑蜗轮和其他圆柱形带齿的工件。根据用途的不同﹐滚刀分为齿轮滚刀﹑蜗轮滚刀﹑非渐开线展成滚刀和定装滚刀等。
滚刀在机械加工等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如何延长滚刀的使用寿命及工作精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困难。而滚刀的材质一般由合金钢制备而成,合金钢是指以铁为基础,加入一定量的碳、硅、锰等添加元素并控制杂质元素含量而组成的合金体系。合金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较高的性价比,特别适合用作刀具材料。
决定钢的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影响较大的一般是组成钢的元素和制备钢的工艺。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是一个不小的困难。传统的合金都是直接将所需原料(包括特殊作用的添加元素)直接混合冶炼形成合金锭或合金板,再进行机械加工,或是直接将合金液注入模具成型,也有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而成,传统的加工工艺虽然工艺成熟,然而制备的零件都存在强度、硬度、耐候性、塑性上的缺陷,尤其是粉末冶金工艺,很难控制缝隙的大小。在元素的浸渗工艺上,往往也是简单的单一元素浸渗,工艺也很粗糙,获得的实际效果较为一般。
中国发明专利(CN104002111A)公开了一种中心主轴锥孔的渗氮工艺,该渗氮工艺虽能提高主轴锥孔的抗疲劳强度及耐蚀性,但其必须配以前期的喷丸处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且只适合于材质为32Cr2MoV的合金钢,对于其他型号的合金钢性能起不到改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开发普适性较大,应用领域宽广的渗碳、渗氮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滚刀的加工工艺,并配合合金成分的调整,以提升合金的综合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滚刀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合金料装炉并清洗,再依次进行均热变形处理、半连续渗碳-渗氮处理、油淬处理,油淬处理后再一次清洗;接着机械加工成滚刀半成品,再将滚刀半成品置入真空炉内,辅助超声处理得滚刀成品。
本发明对滚刀的加工工艺上,主要集中在渗碳-渗氮处理上,即碳氮共渗。但是碳氮共渗前后期的辅助工艺也极为重要。合金料在运输、人工搬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上了油、脂、盐等表面杂质附着物,而一般的清洗(如碱洗)只能除去部分杂质,无法完整的清除,但是,即便是极少量的杂质(如氯化钠盐、甘油等),也会对后续的渗碳-渗氮工艺造成极大的影响:如元素碳/氮的金属附着力下降,或是在于金属反应的过程中,夹杂入上述的杂质元素(如氯),会形成脆性氯化金属,反而造成合金性能下降。而传统清洗的工艺为了尽可能的除去杂质,会延长清洗的时间,这样会造成对产品本身的侵蚀。所以本发明通过预浸泡、喷淋、高温浸泡的三个清洗流程,包括改变清洗的方式(泡、淋等)、改变清洗的温度,可以完全的除去杂质而不会损伤产品本身。
而在碳氮共渗的过程中,本发明预先对合金料进行了均热变形处理,均热是为了使产品的各个部位的温度达到一致,避免因温度差异而造成局部性能下降。而变形可以增加渗碳、氮层深度和加大有效层深度,而且变形不仅影响渗碳、氮层增长速度,而且影响渗层性能,变形试样的渗碳、氮层显微硬度较未变形的高得多。而在渗入过程中,变形合金料的位错运动速度会随着变形量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影响渗碳、氮的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精恒凯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精恒凯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0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质合金在真空烧结炉中渗碳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齿轮的固体渗碳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