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异性识别FSD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0734.4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1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艳;李爱玲;周涛;涂海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16/18 | 分类号: | C07K16/18;C12N15/13;C12N15/85;G01N33/68;A61K4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朱萍;李红伟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识别 fsd1 蛋白 单克隆抗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的结合分子,该结合分子是针对FSD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免疫荧光实验证明该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FSD1蛋白,且免疫荧光效果好。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是国内外首次公开的可以用于免疫荧光实验的针对FSD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领域,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FSD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背景技术
FSD1(Fibronectin Type III And SPRY Domain Containing 1),该基因编码中心体相关蛋白,其特征在于蛋白N端具有B-box(BBC)结构域、中间区域含有中心纤连蛋白III型(Fib)结构域、C-末端含有重复序列的splA和RyR(SPRY)结构域。FSD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微管相关联,并且可能在胞质分裂期间参与微管的稳定和组装。
FSD1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化学功能,其中典型功能之一在于FSD1蛋白具有荷尔蒙活性。通过GEO数据库分析FSD1基因及其蛋白可能调控的生理过程包括:与微管结合、促进蛋白同源二聚化、调节细胞周期、调节细胞质微管组装、调节细胞分裂等。上面介绍的FSD1蛋白的功能是根据该蛋白的结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至于该蛋白的具体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为了在微观层面上进一步研究FSD1蛋白的功能,首先需要观测到细胞内部的FSD1蛋白及其动态变化。但到目前为止,已经商业应用的抗FSD1蛋白的抗体均不能用于免疫荧光实验中,这些商业应用的抗FSD1蛋白的抗体包括:(MA5-22569/PA5-60255,Invitrogen),(GTX131769/GTX89413,GeneTex),(H00079187-D01/H00079187-M01,AbnovaCorporation),(H00079187-M01/H00079187-B01P,Novus Biologicals),(EB07109,Everest Biotech),(LS-C166257/LS-C345590,LifeSpan BioSciences,Inc),(AF2497a/AP17122a,Abgent)。当然市面上商业应用的抗体并不限于以上列举的。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以用于免疫荧光的针对FSD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FSD1的结合分子,该结合分子对FSD1蛋白具有显著的结合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的结合分子,所述结合分子包括:
(1)SEQ ID NO:1所示的重链CDR1、SEQ ID NO:2所示的重链CDR2、SEQ ID NO:3所示的重链CDR3;和/或
(2)SEQ ID NO:4所示的轻链CDR1、SEQ ID NO:5所示的轻链CDR2、SEQ ID NO:6所示的轻链CDR3。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结合分子包括:
(1)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或
(2)轻链可变区,所述轻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本发明的结合分子可以是完整的免疫球蛋白分子,还可以是抗原结合片段,包括但不限于Fab、F(ab’)、F(ab’)2、Fv、dAb、Fd、互补决定区(CDR)片段、单链抗体(scFv)、二价单链抗体、单链噬菌体抗体、双特异双链抗体、三链抗体、四链抗体以及至少含有足以赋予与FSD1结合免疫球蛋白的片段的(多)肽或其片段。
本发明的结合分子也可以特异性结合FSD1蛋白的一个或多个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0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