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香香精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6421.X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7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婧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婧婧 |
主分类号: | A23L27/21 | 分类号: | A23L27/21;A23L27/22;A23L29/00;A24B3/12;C11B9/00;C08J7/04;C08L2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364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精 制备 渗透汽化过程 储藏稳定性 食品行业 香精产品 热反应 可用 日化 烟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香香精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将热反应与渗透汽化过程进行结合,并通过工艺创新实现了制备无色透明、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焦香香精,解决了传统焦香香精产品颜色深、储藏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得到的焦香香精适用性广,可用于日化、烟草和食品行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焦香香精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焦香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香气,无论是烟草还是食品饮料,甚至是化妆品中都存有焦香的香气香味。焦香香精可通过单体原料调配,如甲基环戊烯醇酮、麦芽酚、乙基麦芽酚、呋喃酮等香原料均带有焦甜的属性,可用于调配焦香香精,但人工调配的香精缺少自然属性,化学气重,协调性差。焦香香精也可通过热反应技术进行制备,但传统热反应技术制备的焦香香精均呈黑褐色,而且由于反应不完全,产品稳定性差,在储藏过程中会继续反应,生成大分子的类黑素等,影响产品品质,而且传统热反应制备得到的焦香香精香气强度低,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人工修饰才能使用,如CN103704659A公开的一种焦香香精,是在焦糖反应香精的基础上,添加人工合成的香料进一步调配才得到。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香香精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甘蔗浓缩汁、复合氨基酸、还原糖和水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5-95℃进行密闭反应2-8h;所述的甘蔗浓缩汁、复合氨基酸、还原糖和水按1:0.1-0.5:0.2-0.8:2-5的质量比添加;所述的复合氨基酸为L-脯氨酸、L-丙氨酸、L-甘氨酸、L-谷氨酸复配而成,优选L-脯氨酸、L-丙氨酸、L-甘氨酸、L-谷氨酸按1:2:1:1的质量比复配;所述的还原糖为异麦芽酮糖、果葡糖浆或半乳糖,优选异麦芽酮糖;
(2)开启真空泵,调节三通控制阀,使反应釜、冷凝器、缓存罐、渗透汽化设备、U型管和回流导管之间形成循环回路,提高反应温度至反应釜中反应料液沸腾,使蒸汽从反应釜出,经过冷凝器冷凝后进入缓存罐,恒流泵将冷凝液泵入渗透汽化设备进行渗透汽化,再依次流经U型管、回流导管最后返回反应釜中,同步进行热反应和渗透汽化过程,从料液沸腾开始计时,维持2-4h;
(3)降低反应温度至60-80℃,调节三通控制阀,关闭步骤(2)的循环回路,使反应釜、渗透体化设备、冷凝器、U型管和回流导管相通,形成新的循环回路,然后泵入食用酒精至反应釜中,蒸汽从反应釜出,经过渗透汽化设备进行渗透汽化,再经过冷凝器冷凝,依次流经U型管、回流导管最后返回反应釜中,至料液不再沸腾,关闭真空泵,停止反应和渗透汽化,取冷阱中的收集的渗透液即为焦香香精;所述的食用酒精的添加量为反应料液质量的5-10%。
所述的硅橡胶复合膜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a、制备铸膜液:取聚二甲基硅氧烷溶于正己烷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碳分子筛,超声分散,然后加入二乙烯基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后,离心脱泡制成铸膜液;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在铸膜液中的浓度为20-40wt%,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二乙烯基苯的质量比为1:0.25-0.5,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质量比为1:0.005-0.05,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碳分子筛的质量比为1:0.05-0.2,碳分子筛比表面积≥150m2g-1、粒径≤8μm;
b、制备渗透汽化膜:将步骤a的铸膜液倒在聚偏氟乙烯底膜上刮膜,常温晾干,然后放入烘箱内进行交联和老化,制得渗透汽化膜;控制渗透汽化膜的分离层厚度为100-110μm。
本发明的焦香香精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焦香香精呈无色透明状,水溶性好,避免了传统热反应香精的呈现黑褐色的问题,在应用时对应用产品状态无影响,故应用范围广,适用于日化、烟草和各类型食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婧婧,未经王婧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6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