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8043.9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熙;张其土;管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讯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2 | 分类号: | G02B5/22;G02B1/10;G02B1/14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赵枫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眩晕 滤光膜 夜视 兼容 耐磨涂层 耐磨 制备 近红外吸收剂 近红外光区 近红外吸收 高透过率 可见光区 透明基材 耐磨损 最外层 拦截 | ||
1.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光膜为三层,分别为30μm~200μm的透明基材,5μm~12μm的近红外吸收防眩晕涂层,2μm~5μm的耐磨涂层;近红外防眩晕涂层为中间层,含有近红外吸收剂和防眩晕颗粒,耐磨涂层为最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膜的透明基材为聚丙烯酸酯薄膜、聚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膜的近红外吸收防眩晕涂层其原料和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近红外吸收剂 0.1~0.3 质量份、
基体树脂 100 质量份、
树脂固化剂 5~25 质量份、
有机溶剂 25~50 质量份、
透明防眩晕微粒 5~10 质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吸收剂为硫代双烯型镍染料或多次甲基菁染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眩晕微粒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微粒、聚烯烃树脂微粒、聚酯树脂微粒、聚酰亚胺树脂微粒、聚酰胺树脂微粒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树脂为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或环氧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固化剂为脂环胺或聚醚胺;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二氯甲烷或丙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其原料和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紫外光固化树脂 30~50 质量份、
光引发剂 5~30 质量份、
稀释剂 25~40 质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树脂是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有机硅丙烯酸酯树脂、聚酯丙烯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光引发剂为安息香甲基醚、安息香二甲醚、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稀释剂为二氯甲烷、甲苯或丙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在室温下,将近红外吸收剂按照配方比例溶于稀释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向混合溶液中按照配方比例依次加入基体树脂、树脂固化剂、透明防眩微粒,并搅拌均匀,即得近红外吸收防眩涂布液;
步骤二,将透明基材表面清洗干净,将所得近红外吸收防眩晕涂层液涂覆在处理过的透明基材上;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的薄膜干燥4~8小时后转移至80℃烘箱中固化3~5小时;
步骤四,将按照配比所制备的耐磨涂层涂覆在步骤三所得滤光膜上;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的薄膜于80℃烘箱中恒温固化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讯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讯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80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向反射强滤光膜材料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光学膜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