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8043.9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熙;张其土;管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讯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2 | 分类号: | G02B5/22;G02B1/10;G02B1/14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赵枫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眩晕 滤光膜 夜视 兼容 耐磨涂层 耐磨 制备 近红外吸收剂 近红外光区 近红外吸收 高透过率 可见光区 透明基材 耐磨损 最外层 拦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一个30μm~200μm的透明基材,一个5μm~12μm的近红外吸收防眩晕涂层及一个2μm~5μm的耐磨涂层。近红外防眩晕涂层中为中间一层,含有近红外吸收剂和防眩晕颗粒。耐磨涂层为最外层。该夜视兼容滤光膜在650nm~930nm的近红外光区具有良好的拦截性能,同时在400nm~630nm可见光区有较高透过率,且滤光膜具有耐磨损,防眩晕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夜视兼容材料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夜视兼容材料需对660nm~930nm红光区及近红外红光区有良好的截止性能,同时保证在400nm~630nm可见光区有足够的透过率。此外,该材料还需具有优秀的耐高低温性能。传统的夜视兼容材料如有色玻璃材料、塑料-玻璃层压复合材料等具有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且质量大等缺点。常规的夜视兼容滤光膜其防眩晕效果较差,并且其耐磨损性能也较差。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常规的滤光膜其防眩晕效果较差,并且也并不耐磨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克服上述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所述的滤光膜为三层,分别为30μm~200μm的透明基材,5μm~12μm的近红外吸收防眩晕涂层,2μm~5μm的耐磨涂层;近红外防眩晕涂层为中间层,含有近红外吸收剂和防眩晕颗粒,耐磨涂层为最外层。
优选的,所述滤光膜的透明基材为聚丙烯酸酯薄膜、聚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
优选的,所述滤光膜的近红外吸收防眩晕涂层其原料和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近红外吸收剂 0.1~0.3 质量份、
基体树脂 100 质量份、
树脂固化剂 5~25 质量份、
有机溶剂 25~50 质量份、
透明防眩晕微粒 5~10 质量份。
优选的,所述近红外吸收剂为硫代双烯型镍染料或多次甲基菁染料。
优选的,所述透明防眩晕微粒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微粒、聚烯烃树脂微粒、聚酯树脂微粒、聚酰亚胺树脂微粒、聚酰胺树脂微粒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的基体树脂为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或环氧树脂。
优选的,所述的树脂固化剂为脂环胺或聚醚胺;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二氯甲烷或丙酮。
优选的,所述耐磨涂层其原料和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紫外光固化树脂 30~50 质量份、
光引发剂 5~30 质量份、
稀释剂 25~40 质量份。
优选的,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树脂是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有机硅丙烯酸酯树脂、聚酯丙烯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光引发剂为安息香甲基醚、安息香二甲醚、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稀释剂为二氯甲烷、甲苯或丙酮。
所述的一种耐磨防眩晕夜视兼容滤光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室温下,将近红外吸收剂按照配方比例溶于稀释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向混合溶液中按照配方比例依次加入基体树脂、树脂固化剂、透明防眩微粒,并搅拌均匀,即得近红外吸收防眩涂布液;
(2)将透明基材表面清洗干净,将所得近红外吸收防眩晕涂层液涂覆在处理过的透明基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讯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讯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8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向反射强滤光膜材料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光学膜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