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0249.5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4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平野智昭;古市润;荒井敏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25/08 | 分类号: | F16D25/08;F16D13/68;F16D5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递 装置 | ||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摩擦联接元件,其沿轴向依次排列有第一活塞、第一外周侧板、第一内周侧板、第一保持板、第一卡环;
第二摩擦联接元件,其沿轴向依次排列有第二活塞、第二外周侧板、第二内周侧板、第二保持板、第二卡环,
所述第一保持板的所述第一活塞侧的表面平坦,
所述第二保持板在所述第二活塞侧的表面具有向所述第二活塞侧突出的圆状截面的突起,
与所述第一卡环邻接配置的所述第一保持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比与所述第二卡环邻接配置的所述第二保持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板的拉伸强度比所述第一保持板的拉伸强度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为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有控制部,在选择了行驶档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摩擦联接元件控制成滑移状态,并且将所述第一摩擦联接元件设为释放状态或联接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为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有控制部,在选择了行驶档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摩擦联接元件控制成滑移状态,并且将所述第一摩擦联接元件设为释放状态或联接状态。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板在相邻的齿之间具有向径向突出的凸部。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板成为相邻的齿之间的区域向内径侧凹陷的凹部。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第二外周侧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第二外周侧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第二外周侧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大。
10.一种摩擦联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沿轴向依次排列有活塞、外周侧板、内周侧板、保持板、卡环,
所述外周侧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比与所述卡环邻接配置的所述保持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摩擦联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板的拉伸强度比所述外周侧板的拉伸强度大。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摩擦联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板在相邻的齿之间具有向径向突出的凸部。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摩擦联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板成为相邻的齿之间的区域向内径侧凹陷的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02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从动缸
- 下一篇:具有偏心地布置的环形活塞单元的从动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