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0249.5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4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平野智昭;古市润;荒井敏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25/08 | 分类号: | F16D25/08;F16D13/68;F16D5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递 装置 | ||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抑制摩擦联接元件的轴向长的扩大,且在保持板上设置突起。变速机构部(3)具有:沿旋转轴X方向依次排列有活塞(8)、外周侧板(7)、内周侧板(6)、保持板(4、5A)的摩擦联接元件(离合器K81、制动器B05、离合器K27、制动器B06);沿旋转轴X方向依次排列有活塞(8)、外周侧板(7)、内周侧板(6)、保持板(4、5)的摩擦联接元件(制动器B08、离合器K38)。保持板(5A)的活塞(8)侧的表面(50a)平坦。在保持板(5)的活塞(8)侧的表面(50a)上设有向活塞侧突出的圆状截面的突起(55)。保持板(5)的齿根部(511)的曲率半径(r)比保持板(5A)的齿根部(511)的曲率半径(r1)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交替排列有多个离合器片的多板式摩擦联接元件(多板式的摩擦联接元件)。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多板式摩擦联接元件中具有如下的倾向,即,在离开离合器活塞的方向上,面压分布的不均变大。
面压分布的不均变大的原因是由于保持板倾斜。
因此,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在保持板的离合器活塞侧的表面侧设置突出的曲面状的突起、例如圆状截面的突起,即使保持板倾斜,也能够使面压分布均匀。
此外,虽然并非着眼于保持板的倾斜所引起的面压分布的不均,但在保持板上设置突起的结构已被专利文献1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5498号公报
但是,当抑制摩擦联接元件的轴向长的扩大,且要在保持板上设置突起时,保持板的板厚变薄。或者,当在保持板设置突起时,在摩擦联接元件联接时,在保持板上产生以齿根部为支点的倾倒,应力集中在齿根部。
因此,如果对保持板的形状等不做任何探讨研究,则保持板的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具有:
第一摩擦联接元件,其沿轴向依次排列有第一活塞、第一外周侧板、第一内周侧板、第一保持板;
第二摩擦联接元件,其沿轴向依次排列有第二活塞、第二外周侧板、第二内周侧板、第二保持板,
所述第一保持板的所述第一活塞侧的表面平坦,
所述第二保持板在所述第二活塞侧的表面具有向所述第二活塞侧突出的圆状截面的突起,
所述第二保持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第一保持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大。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突起,即使保持板倾斜,也能够使面压均匀。通过使应力容易集中的第二保持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外周侧板的齿根部的曲率半径增大,即使减薄第二保持板的板厚,也能够确保强度。
由此,能够抑制第二摩擦联接元件的轴长方向的扩大和保持板的强度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机构部的概略图;
图2是说明自动变速器的联接表的图;
图3是说明多板式的摩擦联接元件的基本结构的图;
图4(a)~(d)是说明保持板的图;
图5(a)~(d)是说明保持板的作用的图;
图6(a)~(c)是说明保持板的变形例的图。
标记说明
1:自动变速器
10:变速箱
2: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0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从动缸
- 下一篇:具有偏心地布置的环形活塞单元的从动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