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梁结构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2991.X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毛磊;赵海兵;王文栋;宋永辉;宋红双;王雪峰;孙玉;徐波;任翠肖;姬朝;付龙豹;张彦杰;张乾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3 | 分类号: | B62D21/0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结构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梁结构和车辆,本发明的横梁结构包括截面成方形的主体,且主体的两端贯穿、并凸出两纵梁设置;还包括分设于各纵梁两侧的加强部,设于各纵梁两侧的加强部套设在主体上,并构成对纵梁的夹持。本发明所述的横梁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并能够提高车架的扭转强度,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该横梁结构适合平台化设计,能够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横梁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装有该横梁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架一般由两个纵梁和多根横梁组成,其中横梁对于整个车架的扭转刚度及模态水平具有非常大的贡献,对车辆上其它零部件的定位安装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横梁结构一般为两种,一种为管梁结构,贯穿纵梁,且内侧设有加强板结构与纵梁连接,此种结构简单,但不利于其它零部件在横梁上的的安装点布置,需要额外焊接安装支架,不利于车辆平台化设计,且刚度较低,研发成本较高。另一种为冲焊横梁结构,此种结构一般直接搭接在车辆纵梁外表面上,此种结构利于安装点布置,但是对车架的刚度和模态贡献较低,而且安装有该种横梁结构的车架容易产生疲劳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横梁结构,以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横梁结构,装设在两纵梁之间,其包括:
主体,截面呈方形,且所述主体的两端贯穿、并凸出于两所述纵梁设置;
加强部,分设于各所述纵梁的两侧,且设于各所述纵梁两侧的所述加强部套设于所述主体上,并构成对所述纵梁的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由上板和下板扣合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垂直于车辆高度方向的截面包括位于中部的窄径段,分设于所述窄径段的两端并穿设于所述纵梁的宽径段,以及连接所述窄径段和所述宽径段的第一过渡段。
进一步的,形成所述窄径段和所述过渡段的所述主体的各组成面之间为圆角连接;形成所述宽径段的所述主体的各组成面之间为斜面连接,并于所述斜面和所述组成面之间的搭接处构造有圆角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垂直于车辆长度方向的截面包括分置于两端、并插设于所述纵梁高度方向上中心的水平段,设于两所述水平段之间,下凹于所述水平段的下凹段,以及连接所述水平段和所述下凹段的第二过渡段。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二过渡段和所述水平段的连接处,且位于所述主体下方的两个棱边上分别构造有内凹的吸能槽。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包括设于两所述纵梁外侧的第一加强单元,以及设于两所述纵梁内侧的第二加强单元;所述第二加强单元与所述主体的搭接边线为直线,且于所述主体底部的两棱边与所述第二加强单元的搭接处形成有外凸于所述搭接边线的应力分散部,且所述应力分散部与所述搭接边线斜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与所述纵梁贴合一端的外轮廓呈方形,且所述加强部的顶部边线长于底部边线,连接所述顶部边线和所述底部边线的两侧边线均为曲线。
进一步的,于所述本体上布置有油箱后安装支架总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横梁结构通过贯穿并凸出两侧的纵梁设置,并在各纵梁的两侧设有套设在主体上并构成对纵梁夹持的加强部。加强部的设置能有效提高横梁的强度和刚度,并提高车架的扭转刚度。而且横梁结构的截面呈方形有利于车辆平台化设计,缩短研发周期,节省研发成本。
(2)主体由上板和下板扣合焊接成型便于主体的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29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路侧单元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交通灯控制系统及交通灯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