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3934.3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8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宋福渊;油新华;石敬斌;耿冬青;张清林;杨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王灵灵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冠梁 可回收 支护桩 连接凹部 连接凸部 顶冠梁 锚固孔 预制桩 再利用 锚索 施工 施工成本低 绿色环保 施工效率 竖直向上 锁紧固定 重复利用 桩顶冠梁 对齐 卡固 锚具 省时 现浇 预埋 拼接 省力 穿过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桩顶冠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述冠梁设置在支护桩顶部,顺次拼接以连接相邻支护桩;所述冠梁上设置有与支护桩顶部预埋设置的连接锚索相对应的锚固孔,连接锚索竖直向上穿过锚固孔,并通过锚具锁紧固定;冠梁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凸部和连接凹部,相邻冠梁通过连接凸部和连接凹部卡固对齐。本发明避免现浇施工,安装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绿色环保,可回收后重复利用,施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顶冠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冠梁是设置在基坑周边支护或围护结构顶部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其作用其一是把所有的桩基连到一起,如钻孔灌注桩,旋挖桩等,防止基坑或竖井顶部边缘产生坍塌,其二是通过牛腿承担钢支撑或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水平挤靠力和竖向剪力。
传统的冠梁大多是现浇结构,或半预制半现浇相结合的结构;针对现浇结构,整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量大,需要支设模板,绑扎钢筋,不仅施工成本高,现浇施工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而且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费时费力,大大延长了施工周期;针对半预制半现浇相结合的结构,虽然节约了部分支设模板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但是在施工现场仍有大量的现浇施工,仍然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施工效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冠梁仍为一次性使用,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但没有降低冠梁施做的成本,而且还增加了施工工序,实用价值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现浇施工,安装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绿色环保、施工成本低的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及其施工方法。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现浇冠梁,整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量大,需要支设模板,绑扎钢筋,不仅施工成本高,现浇施工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而且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费时费力,大大延长了施工周期;半预制半现浇相结合的结构,仍有大量的现浇施工,施工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冠梁仍为一次性使用,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但没有降低冠梁施做的成本,而且还增加了施工工序,实用价值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所述冠梁设置在支护桩顶部,顺次拼接以连接相邻支护桩;所述冠梁上设置有与支护桩顶部预埋设置的连接锚索相对应的锚固孔,连接锚索竖直向上穿过锚固孔,并通过锚具锁紧固定;冠梁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凸部和连接凹部,相邻冠梁通过连接凸部和连接凹部卡固对齐。
本发明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进一步的,所述锚具与冠梁顶面之间设置有钢垫板。
本发明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进一步的,所述钢垫板的数量不小于2个,上下叠合设置。
本发明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进一步的,所述锚固孔为长圆形通孔,长度不小于150mm。
本发明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进一步的,所述冠梁顶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吊装设备连接的吊环。
本发明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部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由两个相交的侧立面与冠梁端面围合形成,两个侧立面以冠梁的水平中轴线为中线对称设置。
本发明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部的横截面呈弓形,由圆弧形立面与冠梁端面围合而成。
本发明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部为由冠梁端面的中部向外凸起形成的凸榫结构。
本发明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进一步的,所述锚固孔与连接锚索之间填塞有柔性防水材料。
本发明可回收再利用的全预制桩顶冠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3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基坑垮塌的建筑基坑装配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盖挖法基坑支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