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平台下多机器人协作的方法、装置及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4007.3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9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庄礼鸿;曾石;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杨唯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目标物体 云平台 摄像头 多机器人 摄像机 图像采集 图片 协作 抓取 同一条直线 测距原理 距离移动 人本发明 操作系统 双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下多机器人协作的方法及操作系统,包括:第一机器人通过自身的第一摄像机对目标物体进行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片,将第一图片发送给云平台;第二机器人通过自身的第二摄像机对同一目标物体进行图像采集获得第二图片,将第二图片发送给云平台;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摄像头相同水平,朝向相同方向;云平台根据第一图片、第二图片,以及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得到第三摄像机与所述目标物体的距离,并将所述距离发送给第三机器人;其中,第三机器人位于第一机器人与第二机器人之间;第三机器人根据距离移动至目标物体,以执行对目标物体的操作。基于本发明,可以提供多机器人协作完成抓取物体任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下多机器人协作的方法及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日渐成熟,不过在云计算逐渐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可结合的可能性。因此有人提出了云机器人的概念。云机器人相当于把机器人的大脑进行一个集中,也就是集中到云平台,统一操作多机器人。
将机器人连接到外部计算机的想法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而东京稻叶大学提出了远程大脑的概念。云机器人的概念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概念0,并将探索实施更便宜的计算方法并与无处不在的网络互连的方法。云机器人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卡耐基梅隆大学得Kuffner博士提出的。他提出云机器人的概念后,在机器人业界内引起了广泛的探讨。
类人机器人NAO是由Aldebaran Robotics公司设计开发的,它具有开源架构,非常适合用于科研教育。如今,NAO机器人已经在世界上五百多所大学应用,国内要也有很多大学采购了NAO机器人,用来进行学习开发。在一些科技公司也有应用,因为NAO机器人是现今世界上最智能的开源机器人。这款机器人非常适合应用于市面上的各种应用,因为它有良好广泛的接口。并且该公司也提供了很全面的编程环境,通过python、C++都可以对他进行编程,公司还推出了Choregraphe这一款可视编程软件,适合于大部分人群,简单直观。对于有语音基础的人群,他很好的开源构架也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
2005年,NAO机器人项目开始启动,发展到2007年就已经取代了索尼公司据说是当时最现今的机器人AIBO,参加了世界机器人足球比赛。机器人足球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每年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比赛,他们的标准都是NAO机器人,NAO机器人已经开始逐渐普及。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类人型机器人,无法像其他机器人完成合作项目,只能完成简单的操作;与云平台交互少;人们难以对多机器人进行管理、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基于云平台下多机器人协作的方法、装置及机器人,该系统通过云平台的搭建,实现多个机器人之间信息的交互,使第一机器人及第二机器人完成双目测距任务后,将距离信息传给第三机器人,第三机器人完成物件抓取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基于云平台下多机器人协作的方法、装置及机器人,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机器人通过自身的第一摄像机对目标物体进行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片,并将所述第一图片发送给云平台;第二机器人通过自身的第二摄像机对同一目标物体进行图像采集获得第二图片,并将所述第二图片发送给云平台;其中,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摄像头相同水平,朝向相同方向;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图片以及所述第二图片,以及双目测距原理计算得到第三摄像机与所述目标物体的距离,并将所述距离发送给第三机器人;其中,所述第三机器人位于所述第一机器人与所述第二机器人之间;所述第三机器人根据所述距离移动至所述目标物体,以执行对所述目标物体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4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