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机器人的工具中心点校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5749.8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8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许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华珍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机器人 工具 中心点 校准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机器人的工具中心点校准电路,包括信号接收电路、比较开关电路和稳定驱动电路,信号接收电路将实时接收的4‑20mA位移信号转换为0‑10V电压信号,之后0‑10V电压信号进入比较开关电路中减法器进行减法运算,输出正或负的偏差信号,再经运放器AR3、运放器AR4组成的窗口比较电路对信号进行比较分析,超过允许偏差范围±3%时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1线圈得电,稳定驱动电路经闭合的继电器K1常开触点K1‑1接收正或负的偏差信号,运用运放器AR5反相放大信号、三极管Q2和Q3反馈校准后通过串电阻R16,控制流过电磁铁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实现对横向或纵向的正、负偏差信号进行调整;有效的解决了微小的偏差导致焊接机器人频繁移动找中心,工作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机器人的工具中心点校准电路。
背景技术
在焊接机器人安装后、工作前,需要对焊接机器人的工具中心点进行调整,工具中心点调整的精度直接影响着焊接机器人焊接时的精度,如果工具中心点的调整精度较低,则会导致机器人焊接过程中出现焊缝焊偏等严重质量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10540632.0的一种焊接机器人工具中心点调整辅助装置,包括在光源手电筒和放大镜辅助下,通过移动焊接机器人使安装在焊接机器人焊抢上的对枪针与焊接机器人工作平台上的底针接触,提高了工具中心点的调整精度,同时也提高了调整过程的便利性。
然而现有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需移动机器人使对枪针与焊接机器人工作平台上的底针接触来完成中心点的调整,当有微小的偏差时,为了保证调整的精度,焊接机器人需频繁移动找中心,造成了工作难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机器人的工具中心点校准电路,有效的解决了微小的偏差导致焊接机器人频繁移动找中心,工作难度大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信号接收电路、比较开关电路和稳定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接收焊接机器人的工具中心点检测电路输出的横向或纵向4-20mA位移信号,运用双向二极管VD1、双向二极管VD1和电容C1组成的瞬态抑制电路抑制电磁干扰,电容C2、电阻R2组成的RC吸收电路进一步吸收电磁干扰后,进入运放器AR1为核心的电流电压转换器转换为0-10V电压信号,所述比较开关电路接收信号接收电路输出信号,运用运放器AR2和电阻R4、电阻R5组成的减法电路对信号减法处理,计算出偏差信号,同时设计了运放器AR3、运放器AR4组成的窗口比较电路对信号进行比较分析,超过允许偏差范围±3%时窗口比较电路输出高电平,驱动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1线圈得电,所述稳定驱动电路经闭合的继电器K1常开触点K1-1接收减法电路计算出的偏差信号,运用运放器AR5反相放大信号后触发电磁铁工作,其中三极管Q2、三极管Q3起到反馈稳定信号的作用;
所述稳定驱动电路包括运放器AR5,运放器AR5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稳压管Z1的正极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的触点4,稳压管Z1的负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10、电阻R9和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电容C4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5的输出端和电阻R15、电阻R16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基极接稳压管Z2的负极和电阻R13的一端,稳压管Z2的正极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电阻R13、电阻R15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4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磁铁H1的引脚1,电磁铁H1的引脚2接地。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华珍,未经杨华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5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