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化工废弃物分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7994.2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6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易特固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28 | 分类号: | B01J31/28;B01J27/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化工 废弃物 分离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化工废弃物分离催化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铝20‑40份、硫酸亚铁25‑45份、硫酸锌10‑20份、聚合氯化铝15‑30份、聚合硫酸铁20‑30份、活化后改性制成的粉末活性炭40‑50份、膨润土10‑20份、氧化铝10‑20份、芳基卤化锌30‑4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石油化工废弃物分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向石油化工废弃物中投放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充分搅拌,可以有效地加速处理石油化工废弃物,从而实现对石油化工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综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石油化工废弃物分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英文:Petrochemical)又称石油化学工业,指化学工业中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化学品的领域,广义上也包括天然气化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作为一个新兴工业,是20世纪20年代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战后,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使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从传统的以煤及农林产品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的基础上来。石油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基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酸渣、废机油、含油碱水、含油白土、焦化厂煤焦油渣、页岩油渣、油砂矿渣、油田及炼油厂污油泥等含油石油化工废弃物。上述石油化工废弃物不加处理直接排放,既会造成资源浪费,又污染环境,同时石油化工企业还需支付数额巨大的污染赔偿费,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然而,石油化工含油废弃物的处理是一直困扰着石油化工行业的难题,这一难题也是各级政府和企业关心的重点课题。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化学试剂可以对石油化工废弃物进行分离处理,但处理效果较差,很难将石油化工废弃物中的水、油、泥沙等分离开来,因此,研发出一种石油化工废弃物分离催化剂显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化工废弃物分离催化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油化工废弃物分离催化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铝20-40份、硫酸亚铁25-45份、硫酸锌10-20份、聚合氯化铝15-30份、聚合硫酸铁20-30份、活化后改性制成的粉末活性炭40-50份、膨润土10-20份、氧化铝10-20份、芳基卤化锌30-4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铝25-35份、硫酸亚铁30-40份、硫酸锌12-18份、聚合氯化铝20-25份、聚合硫酸铁22-28份、活化后改性制成的粉末活性炭42-48份、膨润土12-18份、氧化铝12-18份、芳基卤化锌32-38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铝30份、硫酸亚铁35份、硫酸锌15份、聚合氯化铝22份、聚合硫酸铁25份、活化后改性制成的粉末活性炭45份、膨润土15份、氧化铝15份、芳基卤化锌35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化后改性制成的粉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淋洗纤维素乙醇发酵残渣,洗去残渣的有机酸和无机盐;
2)用壳聚糖、戊二醛、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溶液浸泡步骤1)清洗后的残渣;
3)将步骤2)浸泡后的残渣置入炭化炉内,空气气氛下加热到150-200℃处理20-60min,然后在惰性气氛下升温到600-800℃,进行炭化60-120min;
4)炭化处理后,通入水蒸气或二氧化碳进行活化处理,活化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750-950℃,活化时间为10-20min,降温后制得活化后改性制成的粉末活性炭。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芳基卤化锌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易特固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延安易特固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79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