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8038.6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2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卢玉文;秦延春;陈国龙;韦锦福;丘献娟;李永明;廖芳贤;陈秋华;陈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秀珍菇 喷雾 菌包 出菇 食用菌栽培技术 自动传输轨道 栽培 培养基装袋 菌丝 区域移动 湿度条件 自然升温 培养基 智能 培养料 水混合 灭菌 拌料 采收 菇盖 菇体 开袋 冷机 密封 接种 通风 节能 增产 传输 | ||
1.一种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秀珍菇培养料与水混合拌料,获得培养基,将所述培养基装袋密封获得菌包;
2)将所述菌包置于100~105℃灭菌10~14h获得灭菌后的菌包;
3)将秀珍菇接种至灭菌后的菌包,置于20~25℃,65%~70%的湿度条件下,培养菌丝90~120d;
4)调节环境温度至8~17℃区域移动打冷12~14h后开袋;
5)25~28℃,2~3d后,通风,喷雾保持环境湿度为85~95%之间;
6)出菇期间,通过向菇体和环境喷雾保持环境湿度大于75%,当菇盖为3~4cm时采收;
步骤1)中所述拌料为机械拌料;步骤2)中所述的菌包通过自动传输轨道传输至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后通过自动传输轨道传输至培养室培养;步骤4)中所述的区域打冷采用自动打冷机进行;步骤5)和步骤6)中所述的喷雾采用定向喷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秀珍菇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杂木屑50~55份、甘蔗渣8~12份,棉籽壳15~25份、麦麸10~20份、轻质碳酸钙0.5~1.5份,石灰0.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在灭菌室进行,所述灭菌室的正下方设置灭菌水槽,通过加热所述灭菌水槽中的灭菌水实现菌包的灭菌;所述灭菌结束后,灭菌水冷凝回流至灭菌水槽,所述灭菌水重复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出口连接自动传输轨道至培养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喷雾通过喷杆式喷雾机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喷雾通过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实现;所述智能远程定向喷雾系统包括温湿度测量模块、服务器、路由器、终端系统和精确喷雾控制器;所述终端系统包括优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和工作参数执行模块;所述温湿度测量模块将测定的温湿度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检测到的温湿度数据通过路由器传送至终端系统,终端系统通过优化控制参数生成模块自动生成喷雾的流量,然后通过工作参数执行模块将数据信息传输至精确喷雾控制器,由精确喷雾控制器进行定向喷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系统包括手机或电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测量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测定的温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秀珍菇智能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测量模块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将测定的湿度数据传输至终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未经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80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菇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类治病菇的培养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