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禽腺病毒I、II、III群多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18507.4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彬;邓春兴;徐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维伯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51;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病毒 ii iii 多重 荧光 定量 pcr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禽腺病毒I、II、III群多重荧光PCR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本发明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和3条不同荧光标记的检测探针,实现在一个反应中同时对禽腺病毒I、II、III群进行快速、准确分群的检测。本发明的试剂盒各检测通道荧光信号及扩增效率互不干扰,而且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用于禽腺病毒感染的疫情检测和防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同时检测禽腺病毒I、II、III群多重荧光PCR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禽腺病毒,双链DNA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根据群特异性抗原结构不同分为3个群:I群、II群、III群。I群主要是传统的禽腺病毒,有12个血清型,代表株是鸡胚致死性孤儿病毒(CELO),具有共同的群特异性抗原。II群禽腺病毒包括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V)、大理石脾病毒和鸡大脾病毒,它们与I群禽腺病毒无抗原相关性。III群禽腺病毒目前只有一个成员,即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它们只是部分的含有I群禽腺病毒的共同抗原。禽腺病毒引起的临床症状不一:I群腺病毒引起肉鸡出现严重的肝脏炎症,导致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II群腺病毒引起鸡出现精神沉郁、脾脏肿大、血便、免疫抑制和死亡。III群腺病毒引起禽类产蛋下降和卵壳形成不全等症状。2015年来,禽腺病毒发病区域不断扩大,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由于不同群腺病毒之间不能形成交叉保护,故对禽腺病毒进行准确的分群检测,对禽腺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当前对于禽腺病毒的检测主要集中在I群和III群,且采用单重凝胶电泳PCR或单重荧光定量PCR法,尚没有对禽腺病毒I群、II群、III群同时进行多重荧光PCR分群检测方法的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检测禽腺病毒I、II、III群多重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检测禽腺病毒I、II、III群多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检测禽腺病毒I、II、III群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时检测禽腺病毒I、II、III群多重荧光定量PCR引物组,所述引物组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I-FADV-F:5’-GCGAGATYCCKCAGATG-3’(SEQ ID NO:1);
I-FADV-R:5’-GGAGGYCKGTTCTCGAGC-3’(SEQ ID NO:2);
II-FADV-F:5’-GCTGTTGTGCGATCTGAAG-3’(SEQ ID NO:4);
II-FADV-R:5’-CATTGGAGGAGCAACGGTA-3’(SEQ ID NO:5);
III-FADV-F:5’-GTGGGTGATAACAGGATTGTG-3’,(SEQ ID NO:7);
III-FADV-R:5’-CGCCAAAGGATTGTAAGCT-3’(SEQ ID NO:8)。
一种同时检测禽腺病毒I、II、III群多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中含有上述所述的引物组。
进一步的,上述试剂盒中还含有探针组,所述探针组的核苷酸序列为:
I-FADV-P:5’-CCTGGGTCAAACCGAACATGTASTC-3’(SEQ ID NO:3);
II-FADV-P:5’-TCAGCTTTATTAGAACCGCAAACGAG-3’(SEQ ID NO: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维伯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维伯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18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