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2389.4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6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芦玲;祝光辉;陈明;王淑娇;吕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00 |
代理公司: | 21200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温福雪 |
地址: | 223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外延 量子阱生长 制备 非故意掺杂氮化镓层 半导体器件制备 电子阻挡层 发光均匀性 量子阱结构 应力释放层 蓝宝石 光效性能 量子阱层 发光层 缓冲层 外延片 衬底 铟层 |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蓝宝石衬底、缓冲层、非故意掺杂氮化镓层、n型氮化镓层、n型电子阻挡层、应力释放层、具有新量子阱结构的发光层、p型电子阻挡层、p型氮化镓层、p型接触层。本发明创新在于设计了一种新的量子阱生长结构,通过在传统量子阱生长前后插入富铟层,减少了量子阱层铟组分的波动,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外延片的发光均匀性,进而提升了LED芯片的光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由于具有亮度高、能耗低、使用寿命长、发光均匀性好等优点成为国家节能领域中优先扶持对象,通过将蓝光LED芯片和荧光粉组合能发出白光而广泛应用于路灯、汽车灯、家用灯等照明领域。随着近年来LED市场产能过剩局面越来越严重,LED外延生长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常蓝光LED外延片包括蓝宝石衬底、缓冲层、非故意掺杂层以及n 型氮化镓层、有源发光层、p型氮化镓层等,其中发光层包括多个周期的量子阱层(InxGa(1-x)N)和量子垒层(GaN),量子阱层的生长时间、In/Ga比相同。但量子阱InxGa(1-x)N中In组分浓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在量子阱到量子垒的升温以及p型氮化镓层生长过程中会发生铟析出现象,导致量子阱中的铟组分浓度减少,其组分减少量沿外延层生长方向逐渐增加。量子阱层中In组分浓度的差异对发光波长的均匀性及光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LED外延生长过程中量子阱铟组分浓度发生变化、影响发光波长均匀性和光效这一技术难题,提出一种具有新量子阱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外延结构包括:蓝宝石衬底、缓冲层、非故意掺杂氮化镓层、n型氮化镓层、n型电子阻挡层、应力释放层、具有新量子阱结构的发光层、p型电子阻挡层、p型氮化镓层、p型接触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以蓝宝石为衬底,其表面依次为缓冲层、非故意掺杂氮化镓层和n型氮化镓层,其中n型氮化镓层,以硅烷(SiH4)为掺杂剂;在n型氮化镓层上再依次生长n型电子阻挡层和应力释放层,其中应力释放层为数个周期的InxGa(1-x)N/GaN超晶格层,0.1≤x≤0.4;在应力释放层上继续外延生长具有新量子阱结构的发光层、p型电子阻挡层、p型氮化镓层和p型接触层,其中新量子阱结构为InN(t1)/InxGa(1-x)N/InN(t2)三明治结构, t1和t2为量子阱生长时间,随着阱层个数增加而增加,0.1≤x≤0.4;p型电子阻挡层采用AlxGa(1-x)N体结构生长,p型电子阻挡层、p型氮化镓层和p 型接触层均采用二茂镁(Cp2Mg)作为掺杂剂;
所述的缓冲层的厚度为10nm~50nm;
所述的非故意掺杂氮化镓层的厚度为1μm~5μm;
所述的n型氮化镓层的厚度为2μm~10μm;
所述的n型电子阻挡层的厚度为20nm~200nm;
所述的应力释放层的厚度为50nm~500nm,周期数为2~10个;
所述的新量子阱结构的发光层周期数为6~15个,每个周期包括一个量子阱层和一个量子垒层,其中量子阱层为InN(t1)/InxGa(1-x)N/InN(t2)三明治结构生长,0.1≤x≤0.4,t1、t2为InN层的生长时间,t1为5s~50s,t2为8~80s;量子阱层的厚度为2nm~20nm,量子垒层的厚度为4nm~40nm;
所述的p型电子阻挡层的厚度为10nm~2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2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