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及聚氨酯、ROS响应聚氨酯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2850.6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0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成煦;许峻槐;王海波;杜宗良;杜晓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32;A61K9/107;A61K31/337;A61K31/704;A61K41/00;A61K47/59;A61P35/00 |
代理公司: | 51250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千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载药胶束 制备 响应 疏水药物 透析 二甲基亚砜溶液 药物协同作用 光动力治疗 聚氨酯固体 聚合物主链 近红外光 剧烈搅拌 去离子水 药物载体 有效释放 肿瘤细胞 钌配合物 光敏剂 透析袋 包载 光热 键合 去除 装入 疗法 溶解 刺激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聚氨酯及聚氨酯、ROS响应聚氨酯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将疏水药物与制得的聚氨酯固体溶解于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在剧烈搅拌下,缓慢滴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搅拌结束后装入MW=3500的透析袋中,透析2天,透析去除未包载的疏水药物,最后得到稳定的具有近红外光响应光热疗法与药物协同作用的ROS响应聚氨酯载药胶束。本发明中的聚氨酯载药胶束制备方法简单新颖,以及新型的光动力治疗的光敏剂‑钌配合物与之前报道过的药物载体比较,该载体将其键合入了聚合物主链在受到近红外刺激前更稳定,一经引发便可实现药物的有效释放及肿瘤细胞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领域,具体是聚氨酯及聚氨酯、ROS响应聚氨酯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由于其具有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及无耐药性等优点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肿瘤光动力治疗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肿瘤组织已摄入的光敏剂,激发态的光敏剂将其能量传递给周围的基态氧分子,从而获得单线态氧或者其他活性氧,并通过活性氧以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杀死肿瘤细胞,以此达到治疗目的。与传统放射治疗相比,用于光动力治疗的激发光源是非电离的,对正常组织和细胞没有伤害;与传统化疗相比,光敏剂本身在没有光线照射的条件下毒性很低,对身体的毒副作用非常小。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可以对肿瘤进行反复治疗,肿瘤细胞不会产生耐药性。联合光动力治疗以及协同增强的药物治疗不仅可以诱导肿瘤细胞损伤,而且还能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残留在原位或扩散的肿瘤细胞进行识别、捕捉和破坏,这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实现药物在组织、细胞层次上的有效传递,解决药物载体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在肿瘤细胞内快速释放这一对矛盾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问题,将直接影响到肿瘤的治疗效果,造成现有技术存在药物运输过程中的过早释放,以及释放的时机不对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氨酯及聚氨酯、ROS响应聚氨酯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以至少达到基于聚合物前体药物构建近红外光响应性控制释放系统用于防止药物运输过程中的过早释放,并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药物智能释放。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聚氨酯,其结构式为,
其中x、y、z为聚合度,独立地为10-100。
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2,2'-联吡啶-4,4'-二甲酸溶解在乙醇中,加热后滴加浓硫酸,保温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酸乙酯和去离子水萃取,制得白色固体2,2'-联吡啶-4,4'-二甲酸乙酯(式Ⅰ),
S2.将S1中制得的2,2'-联吡啶-4,4'-二甲酸乙酯(式Ⅰ)溶解于甲醇中,再加入硼氢化钠,在回流后将溶剂旋蒸至完全干燥,然后使用硅胶柱提纯,制得白色固体2,2'-联吡啶-4,4'-二甲醇(式Ⅱ),
S3.将S2中制得的白色固体2,2'-联吡啶-4,4'-二甲酸醇(式Ⅱ)与二氯三(1,10-菲罗啉)钌(II)在甲醇中配位制得双羟基钌配合物(式Ⅲ),
S4.将2-巯基乙醇溶解在丙酮中,加入无水三氯化铝,回流后将其旋蒸干燥,然后使用硅胶柱提纯该产物,最后得到二羟基酮缩硫醇(式Ⅳ),
S5.将S3中得到的二羟基钌配合物(式Ⅲ)、S4中得到的二羟基酮缩硫醇以及聚乙二醇在100℃的条件下抽真空,去除痕迹的水,然后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再加入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反应,然后再加入甲醇进行封端,结束后在乙醚中析出,得到淡黄色聚氨酯固体(式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28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