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榆黄蘑菌糠多糖及其提取工艺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3028.1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2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贾乐;张建军;杨启航;刘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1/715;A61P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榆黄蘑菌糠 多糖 及其 提取 工艺 应用 | ||
1.一种榆黄蘑菌糠多糖产品在制备降低由急性肝损伤引起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或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榆黄蘑菌糠多糖产品是由以下提取工艺制备的:
(1)将榆黄蘑菌糠干燥,粉碎,过筛;
(2)将过筛后的榆黄蘑菌糠粉末按照料液比1:20~40g/mL加入水,提取温度为85~95℃,提取次数1~3次,每次提取1~3h,pH5~6,提取后,合并提取液,浓缩;
(3)向浓缩后的提取液加入浓度为体积分数84%~85%的乙醇溶液,加入的体积为提取液的3~4倍,醇沉时间为12~24h,得到沉淀;
(4)得到的沉淀加入无水乙醇、乙醚和丙酮的混合液,其中,所述无水乙醇:乙醚:丙酮的体积比为2.5~3.5:1.5~2:0.5~1,充分震荡,然后分离,得到的沉淀物质即为榆黄蘑菌糠多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2)中,提取温度为85~90℃;所述料液比为1:40g/m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2)中,提取温度为85~8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2)中,提取温度为8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2)中,提取次数1次;每次提取1h;料液的pH为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3)中,乙醇溶液的浓度为84~85%;醇沉时间为12h;
步骤(4)中,沉淀与混合液的添加比例为1g:2~5mL;所述无水乙醇:乙醚:丙酮的体积比为3: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3)中,乙醇溶液的浓度为84.5%。
8.一种榆黄蘑菌糠多糖产品在制备升高由急性肝损伤引起的白蛋白降低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榆黄蘑菌糠多糖的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榆黄蘑菌糠多糖产品是由以下提取工艺制备的:
(1)将榆黄蘑菌糠干燥,粉碎,过筛;
(2)将过筛后的榆黄蘑菌糠粉末按照料液比1:20~40g/mL加入水,提取温度为85~95℃,提取次数1~3次,每次提取1~3h,pH5~6,提取后,合并提取液,浓缩;
(3)向浓缩后的提取液加入浓度为体积分数84%~85%的乙醇溶液,加入的体积为提取液的3~4倍,醇沉时间为12~24h,得到沉淀;
(4)得到的沉淀加入无水乙醇、乙醚和丙酮的混合液,其中,所述无水乙醇:乙醚:丙酮的体积比为2.5~3.5:1.5~2:0.5~1,充分震荡,然后分离,得到的沉淀物质即为榆黄蘑菌糠多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2)中,提取温度为85~90℃;所述料液比为1:40g/mL。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2)中,提取温度为85~86℃。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2)中,提取温度为86℃。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2)中,提取次数1次;每次提取1h;料液的pH为5。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3)中,乙醇溶液的浓度为84~85%;醇沉时间为12h;
步骤(4)中,沉淀与混合液的添加比例为1g:2~5mL;所述无水乙醇:乙醚:丙酮的体积比为3:2:1。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步骤(3)中,乙醇溶液的浓度为8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30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