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正极合剂、正极的制造方法及氧化物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3766.6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5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川上真世;太田慎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H01M4/1391;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陈冠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活性 物质 及其 制造 方法 合剂 氧化物 固体 电池 | ||
1.正极活性物质,其是包含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相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粒子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在上述层状岩盐型结晶相中缺损一部分锂,
上述粒子的表面部的上述层状岩盐型结晶相的锂缺损率高于上述粒子的内部的上述层状岩盐型结晶相,
上述粒子具备晶格常数不同的两个相作为上述层状岩盐型结晶相。
2.正极合剂,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和熔点低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锂化合物。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合剂,其中,上述锂化合物为选自硝酸锂、甲酸锂、乙酸锂和氢氧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4.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中,使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相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粒子与酸溶液接触,将锂从上述粒子的表面抽出至上述酸溶液中,由此得到具备晶格常数不同的两个相作为上述层状岩盐型结晶相的正极活性物质。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酸溶液中包含的氢离子的数量(A1)与同上述酸溶液接触前上述粒子中包含的锂的数量(B1)之比(A1/B1)为1/3以下。
6.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同上述酸溶液接触后上述粒子中包含的锂的数量(B2)与同上述酸溶液接触前上述粒子中包含的锂的数量(B1)之比(B2/B1)为0.9以上且低于1.0。
7.正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和熔点低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锂化合物混合,得到正极合剂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正极合剂加热至上述锂化合物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并使其烧结的工序。
8.正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
通过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正极活性物质的工序,
将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和熔点低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锂化合物混合,得到正极合剂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正极合剂加热至上述锂化合物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并使其烧结的工序。
9.正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
通过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正极活性物质的工序,
将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和熔点低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锂化合物混合,得到正极合剂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正极合剂加热至上述锂化合物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并使其烧结的工序。
10.正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
通过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正极活性物质的工序,
将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和熔点低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锂化合物混合,得到正极合剂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正极合剂加热至上述锂化合物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并使其烧结的工序。
11.权利要求7~10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锂化合物为选自硝酸锂、甲酸锂、乙酸锂和氢氧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12.权利要求7~10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使上述正极合剂烧结的工序中,对上述正极合剂一边加压一边加热,或者在对上述正极合剂加压后进行加热。
13.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使上述正极合剂烧结的工序中,对上述正极合剂一边加压一边加热,或者在对上述正极合剂加压后进行加热。
14.氧化物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其具备: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和熔点低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的锂化合物混合,得到正极合剂的工序,
将由上述正极合剂形成的层和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层层叠,得到层叠体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层叠体在上述锂化合物的熔点以上且低于上述正极合剂与上述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反应温度的温度下进行加热,使上述正极合剂在上述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层的表面烧结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37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