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建筑低能耗节能改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5498.1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强万明;赵士永;郝雨杭;付素娟;时元元;崔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黄辉本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改造 既有建筑 低能耗 屋面 外墙 外立面 门窗 面砖 挤塑聚苯板 既有建筑物 居住舒适性 屋面保温层 保温性能 能源消耗 双层石墨 涂料施工 倒置 聚苯板 外饰面 抹灰 错缝 立面 粘贴 替换 涂料 小区 改造 | ||
1.一种既有建筑低能耗节能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既有建筑物外立面及屋面清理,外立面的涂料及面砖全部清除,屋面保温层以上部分全部清除,并对外立面进行抹灰处理;
步骤2:屋面采用倒置法双层干铺挤塑聚苯板进行低能耗改造;
步骤3:门窗替换;
步骤4:外墙(17)节能改造,采用错缝粘贴双层石墨聚苯板进行外墙(17)的节能改造;
步骤5:建筑外饰面涂料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低能耗节能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1)将建筑外立面的涂料饰面层(8)全部清除,并利用高压水龙头将墙体表面浮尘冲洗干净,对建筑外立面出现的空穴、凹坑和开裂进行填充修补,并打磨平整,同时清除建筑外立面的油迹和松动的砂浆块;
2)屋面保温层以上部分全部清除,并重新施做保温防水层;
3)建筑外墙(17)螺栓孔洞采用聚氨酯发泡胶封堵;
4)建筑外立面进行找平处理,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抹灰处理,抹灰用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2,建筑外立面平整度小于等于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筑低能耗节能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在进行外立面找平处理前需拆除原有消防梯和落水管,并在新设消防梯、落水管、预埋件和进出口管线位置预留洞口,既有窗洞口突出外立面的窗套凿除,并与外立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筑低能耗节能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1)阴阳角处理,在施工前首先对阴阳角部位进行圆弧处理,防止防水层在阴阳角部位粘贴不牢而脱落;
2)找平层施工,找平层采用1:3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中掺入锦纶纤维和聚丙烯,聚丙烯掺入量为0.75-0.90kg/m3,锦纶纤维掺入量为0.75-0.90kg/m3,找平层厚度为20-25mm,找平层最大平整度允许误差为不大于5mm,找平层预留作为排气道的分格缝,缝宽20mm,相邻分格缝之间最大间距为6m;
3)铺设第一道防水自粘卷材(3),找平层施工完毕后再其表面涂刷一层基层处理剂,涂刷完毕后铺贴一层自粘防水卷材;
4)铺设第一层挤塑聚苯板(4),第一道防水自粘卷材(3)铺设完毕后,在其上方铺设第一层挤塑聚苯板(4),挤塑聚苯板错缝铺设,相邻挤塑聚苯板之间的缝隙小于等于2mm;
5)铺设第二层挤塑聚苯板(5),第一层挤塑聚苯板(4)铺设完毕后,在其上铺设第二层挤塑聚苯板(5),第二层挤塑聚苯板(5)与第一层挤塑聚苯板(4)错缝铺设,相邻挤塑聚苯板之间的缝隙小于等于2mm;
6)找坡层(6)施工,采用1:8水泥珍珠岩和水拌合制成水泥珍珠岩砂浆,水泥珍珠岩砂浆铺设在第二层挤塑聚苯板(5)上,厚度为20-40mm;
7)保护层施工,在找坡层(6)顶面施工20mm厚的保护层,保护层采用1:3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中掺入聚丙烯0.75-0.90kg/m3;
8)铺设第二道防水自粘卷材,保护层施工完毕后,在保护层上方铺设第二道防水自粘卷材(7),第二道防水自粘卷材(7)上方铺设10mm厚1:3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中掺入聚丙烯0.75-0.90kg/m3;
9)面层(8)施工,第二道防水自粘卷材(7)上部的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其上部施工细石混凝土面层(8),首先在水泥砂浆上满铺φ4@100×100钢丝网片,相邻钢丝网片搭接铺设,铺设完成钢丝网片后浇筑35-45mm厚的C20C细石混凝土,并抹平,完成屋面节能改造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54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