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连通单向阀的高容积利用率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1230.9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7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关勇;罗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7 | 分类号: | B60K15/077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通 单向阀 容积 利用率 油箱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连通单向阀的高容积利用率油箱,包括箱体、普通隔板及两个带连通单向阀的隔板。两个带连通单向阀的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成油箱前腔、吸油腔及油箱后腔。带连通单向阀的隔板的下部分设有若干个由开口斜面及阀盖构成的连通单向阀。开口斜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夹角,开口斜面上设有通油孔,开口斜面的宽度大于通油孔的宽度;阀盖可转动地固定于开口斜面的顶端,确保阀盖能够将通油孔盖住。两个带连通单向阀的隔板上的阀盖位于吸油腔内且相对设置。本发明结构简单,使车辆在上陡坡或者下陡坡时,在燃油量较少的情况下,吸油腔能够吸到燃油,从而大大提高了油箱在坡道上可用的燃油量和车辆在坡道上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生产制造领域,涉及汽车油箱的设计改造,尤其涉及一种高容积利用率油箱。
背景技术
军用越野汽车具有装载质量大、续驶里程大、行驶道路条件差异大等特点,因此军用越野汽车的油箱的长度一般都比较长。当车辆在上陡坡或者下陡坡时,油箱会发生倾斜,油箱内的燃油会流向油箱内较低的一端,即使油箱内还有1/3~1/4燃油时,油箱的吸油腔也可能吸不到燃油,从而造成发动机熄火,这对于行驶中的车辆是非常危险的。针对上述情况,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是,在油箱内增加设有通油孔的油箱隔板而设计一种新型的高容积利用率油箱,可以大大改善车辆在上陡坡或者下陡坡时吸油腔吸不到燃油的问题,提高了车辆在复杂道路上行驶的安全性。
这种油箱虽然比普通的油箱有较大的改进,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当车辆在上陡坡油箱发生倾斜时,使燃油在不同油腔之间流通的通油孔会逐渐地将一些燃油漏至油箱较低的一端,如果车辆在陡坡上行驶的时间很长,那么在燃油量较少的情况下,最终燃油还是会全部漏至油箱较低的一端,从而导致吸油腔吸不到燃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连通单向阀的高容积利用率油箱,当油箱水平时,保证油箱前腔、吸油腔及油箱后腔之间的连通,当油箱发生倾斜时,保证燃油流入吸油腔同时阻止燃油流出吸油腔。使车辆在上陡坡或者下陡坡时,在燃油量较少的情况下,吸油腔能够吸到燃油,从而大大提高了油箱在坡道上可用的燃油量和车辆在坡道上行驶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容积利用率油箱,包括箱体及箱体内的普通隔板。箱体的中部设有两个带连通单向阀的隔板,两个带连通单向阀的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成油箱前腔、吸油腔及油箱后腔,吸油腔位于油箱前腔与油箱后腔之间。带连通单向阀的隔板的下部分设有若干个连通单向阀,连通单向阀包括开口斜面及阀盖。开口斜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夹角,开口斜面上设有通油孔,开口斜面的宽度大于通油孔的宽度,以便燃油可以顺利地从侧面通过通油孔从而实现各油腔之间的连通。阀盖可转动地固定于开口斜面的顶端,确保阀盖能够将通油孔盖住。两个带连通单向阀的隔板上的阀盖位于吸油腔内且相对设置,即都是从油箱前(后)腔指向吸油腔为单向阀的导通方向,反之为限流方向。
进一步地,阀盖包括顶端的固定部、中间的阀盖本体及底端的配重销,三者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高容积利用率油箱还包括销子和支架,支架设有两个且均固定于开口斜面的顶端,销子横向穿过固定部及两个支架,销子与阀盖可产生相对转动,销子与支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通油孔为圆形,便于燃油流通。阀盖本体为圆形,阀盖本体的尺寸大于通油孔的尺寸,当高容积利用率油箱发生倾斜时,阀盖关闭可阻止燃油通过通油孔。
进一步地,配重销的形状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
进一步地,每个油箱隔板的上部分均设有多个通油孔,通油孔用于燃油的流通。
进一步地,每个油箱隔板的下部分均设有两个开口斜面及两个阀盖,以产生更优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吸油腔内的中部设有吸油管,吸油管竖直设置。进一步地,普通隔板设有两个,每个普通隔板上均设有多个通油孔,通油孔用于燃油的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电子卡防盗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