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恩诺沙星残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1572.0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5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顾娟红;陈军;张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娟红;陈军;张嵘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恩诺沙星残留 恩诺沙星 快速检测 灵敏性 目标物 待测样品溶液 多模光纤探头 生物传感器 信号处理器 载体蛋白质 传统仪器 浓度信息 生物材料 液体样品 非标记 金标记 偶联 修饰 母体 输出 干涉 配置 检验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恩诺沙星残留的方法,属于检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恩诺沙星为母体与载体蛋白质直接偶联后修饰多模光纤探头作为生物传感器,利用干涉原理,实现对液体样品中恩诺沙星的检测,通过被配置为基于从检测单元输出的电信号确定生物材料的浓度的信号处理器检测和识别待测样品溶液中是否存在目标物以及浓度信息,由此实现对目标物的检测。该检测方法较传统仪器分析方法更为简单快捷,且检测成本较低,其中,非标记方法检测的灵敏性在12.5ng/ml左右,金标记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可以达到2.7ng/ml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恩诺沙星残留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生物膜层光学干涉技术的恩诺沙星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恩诺沙星是常用的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分子基本骨架均为氮(杂)双并环结构的一大类抗生素,如较为常用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以及新发展的加替沙星与莫昔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人畜通用的药物。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牧、水产等养殖业中。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机体组织中的残留,人类长期食用含较低浓度QNs药物的动物性食品等,容易诱导耐药性的传递而影响该类药物的临床疗效,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研究和毒理学研究的深入,由其残留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各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及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席委员会、欧盟都已制定了多种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美国FDA于2005年宣布禁止用于治疗家禽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恩诺沙星的销售和使用。因此建立牛奶等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针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有微生物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仪器分析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专门的技术人员、且费用昂贵、检测时间长;酶联免疫检测法如ELISA、试纸条等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成本低等特点,适于大量样品的检测,目前备受人们的青睐。
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及特异性较强,但相应抗体的研发时间长而成本高,且重复性及稳定性较差。传感器方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检测技术,基于生物学原理的传感器使以生物活性物质作为传感器的识别原件,与样品中的待测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适当的换能器将这些反应(形成复合物、发色、发光等)转换成可以输出检测的信号(电压、频率等),可实现对待测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光纤传感器是一类在物理或化学激励下产生光学特性变化,引起光纤中传播光束的特征参量,如强度、波长、相位、偏振态等的改变,并为与光纤相连接的各种检测器件所响应的装置。生物膜干涉技术基于光吸收、荧光和光反射原理,通过蛋白分子结合到传感器上的差异,导致可见光在传感器膜面上形成的干涉光谱位移差异,通过检测这种位移变化间接反映蛋白分子的浓度。因此,开发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的恩诺沙星检测方法有助于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恩诺沙星残留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检测恩诺沙星残留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包被原制备
将恩诺沙星加入二甲基甲酰胺,超声溶解后用冷乙醇冷却得到恩诺沙星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再将三乙胺和氯甲酸异丁醋加入到所述恩诺沙星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再将牛血清白蛋白的碳酸缓冲液溶液逐滴加入,继续搅拌反应5~7h;然后将反应液装入透析袋,在4℃条件下,用生理盐水溶液透析45~50h,换生理盐水溶液6次,透析结束后将透析液过0.2μm的滤膜,得到的滤液即为包被原;
第二步:免疫原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娟红;陈军;张嵘,未经顾娟红;陈军;张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