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3789.5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5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虹;杨小辰;孙源秀;蔡洪君;高昭;丁洪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045 | 分类号: | F16L55/045;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防水 结构 | ||
1.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安装于阀门与管路系统中的管道之间,由短管、短管内部结构和短管外部主体控制结构组成,短管内部结构主要包括旋转叶片、定位及释放卡具,短管具有一个使旋转叶片与管外主体控制结构进行连接的内外壁通孔和两个用以固定短管内部旋转叶片端头定位和释放卡具的内壁固定孔,旋转叶片的固定端头连接于内外壁通孔处,两个内壁固定孔分别位于与内外壁通孔的同侧和异侧,旋转叶片的活动端头经由位于内外壁通孔的旋转控制器加以控制并被两个内壁固定孔分别定位锁紧或定位解锁;短管外部主体控制结构集于主体控制盒中,包括主体控制把手、连动杆,旋转头、两变活塞限位器、弹性钢圈、带活塞的双液缸、导管、液压传感控制器、旋转控制器,主体控制把手的两端连动杆分别与阀门把手和两变活塞限位器相连接,活塞与液缸之间通过弹性钢圈进行连接,两根导管分别处于带活塞双液缸的高、低液缸中,带旋转控制器的液压传感控制器安装于双液缸的高液缸液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特征是:当阀门突然开启或关闭时,与阀门连动的主体控制把手连动两变活塞限位器发生90度旋转,挤压双液缸活塞及弹性钢圈使液体通过导管从低液缸流向高液缸,位于高液缸液体底部的液压传感控制器因液压增加控制短管内部旋转叶片的活动端头被定位及释放卡具解锁释放,连动旋转控制器使旋转叶片发生旋转产生最大过水断面,有效解决了因阀门突然开启或关闭产生的管道内压力急剧交替升降的问题,发挥了防水击的作用,两变活塞限位器的延时自动旋转功能使得双液缸液位得以自动复位,具有延时自动释放功能的定位和释放卡具使旋转叶片的活动端头得以自动释放,在旋转控制器的作用下使旋转叶片得以自动复位贴合于短管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短管两端具有螺纹,与阀门和管路系统的管道直接进行连接或通过内接头和外接头进行连接,短管具有一个内外壁通孔,两个内壁固定孔,短管壁上有穿线孔道,管内的旋转叶片与管外主体控制结构经由位于内外壁通孔的旋转控制器进行连接,两个内壁固定孔用以固定短管内部旋转叶片端头定位和释放卡具,一个与内外壁通孔间连线与短管轴线平行,另一个与内外壁通孔间连线与通过短管中心轴线且与中心轴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变活塞限位器呈中心对称的饼状面,有一定的厚度且厚度均匀,通过位于其上下方的旋转头分别与主体控制把手连动的连动杆以及固定于短管壁面的固定连杆相连,两变活塞限位器单次旋转角度为90度,阀门开启和关闭时,两变活塞限位器以饼状面的厚度所在面作用于液缸活塞;非阀门开启和关闭时,两变活塞限位器以饼状平面朝向液缸活塞,两变活塞限位器上下方旋转头具有延时控制功能,当两变活塞限位器以饼状面的厚度所在面作用于液缸活塞后延时数秒,其上下方旋转头将自动控制两变活塞限位器发生90度旋转,使两变活塞限位器以饼状平面朝向液缸活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钢圈被连接在双液缸和双液缸活塞之间,两变活塞限位器以饼状平面朝向液缸活塞时,弹性钢圈处于既未被拉伸也未被压缩的自然状态,两变活塞限位器以饼状面的厚度所在面作用于液缸活塞时,弹性钢圈处于被压缩状态,具有将双液缸活塞推向外侧的最大弹性势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双液缸是利用导管密封塞将液缸划分为两个液缸,两个液缸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一个为高液缸,一个为低液缸,位于双液缸顶部的导管密封塞架起两根导管,液缸活塞位于靠近弹性钢圈一侧的低液缸中,且受两变活塞限位器和弹性钢圈作用,弹性钢圈处于被压缩状态时更有利于推动液缸活塞向液缸外侧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防水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管为90度细弯管,一端平口,另一端斜口,位于双液缸内部,数量为2个,两根导管的平口端分别插至双液缸两个液缸的液体底部,两根导管的斜口端侧通过导管密封塞平行固定于双液缸内部,斜口方向相反,分别位于双液缸两个液缸的液面的上方,以便于导管对两个液缸中的液体进行抽吸和注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37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