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池塘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0338.4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4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忠;吴建开;李西雨;唐润红;张学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射阳康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盐城市康余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路管 集污 漏斗 池塘 悬浮颗粒 沉淀过滤池 排水管 沉淀颗粒 内循环水 排污系统 养殖系统 水泥池 养殖池 分路 毛刷 站管 过滤 方形内圆角 对角 表面油污 环境友好 进排水管 养殖成本 有效收集 鱼类粪便 集约化 进水管 排出水 排水孔 收集率 水位线 上端 残饵 坡度 鱼类 穿过 养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池塘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它由养殖池、分路排污系统和进排水管三部分组成。养殖池为方形内圆角带坡度水泥池,分路排污系统包括集污漏斗、站管、沉淀颗粒通路管、悬浮颗粒通路管和带有第一过滤毛刷、第二过滤毛刷的沉淀过滤池。水泥池进水管沿池上沿逆向对角或同边安装,池底中间设集污漏斗,通过沉淀颗粒通路管连接到沉淀过滤池,再经排水管连接到池塘;站管在集污漏斗的上端和水位线上下端的设置排水孔,穿过集污漏斗中间,通过悬浮颗粒通路管与排水管连接到池塘。适用于鱼类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能有效收集鱼类粪便、残饵,收集率达70%以上,能及时排出水中悬浮颗粒及表面油污、泡沫,对环境友好,养殖成本下降10%‑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池塘内循环水养殖系统,该系统可进行分路排污、收集粪便和残饵。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渔业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这种特殊的产业结构形式以及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决定了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渔业生产要素和科技资源配置仍将以水产养殖为主,才能满足我国庞大人口对水产品的需求和供应,为改善膳食结构提供更优质的水产食材。当前:池塘养殖方式仍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导模式。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因土地和水资源的短缺,导致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养殖者为降低养殖成本,追求经济效益,不断增大放养密度,养殖产量虽大幅增高,但这种产量的增长主要依赖投入更多的配合饲料,由于配合饲料的转换效率在30-40%,也就意味着有60-70%饲料经消化吸收变成粪便,造成水体环境污染并伴随产生大量氮磷,直接排泄到养殖水体里,造成养殖水体的严重富营养化,大量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致使周边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鱼类病害增加而造成鱼的品质下降,牺牲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渔业发展空间受到严重限制。同时,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渔业现代化养殖水平,加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达到养殖和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促进渔业是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美国大豆协会面向国内推广了一种池塘内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它由推水系统、养殖水槽和集污区三部分组成,推水系统通过气推增氧并将水流导入开放式养殖水槽,形成水循环,同时将鱼类排泄的粪便带入集污区自然沉淀后收集。该系统虽提高了机械化操作水平,便于操作管理,比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效率更高,提高了养殖产品品质,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粪便收集问题。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粪便收集效率不高,不超过30%,仍有部分粪便和残饵沉积在养殖水槽底部,排污不彻底;气推形成的水流造成养殖鱼类长期顶水,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饲料系数升高,养殖成本上升;因气推系统的风机导入大量的热空气及推动的是表层水,高温季节养殖水槽水温显著升高,鱼类因高温胁迫致使投喂量显著降低,生长速度下降;单个养殖水槽不能彻底达到清池的目的。因此;为解决上述养殖系统的不足和缺陷,设计一种更科学、合理的新型池塘内循环水养殖系统替代上述养殖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池塘内循环水养殖系统,该养殖系统能及时分路排污和高效集污的新型池塘内循环水,以降低鱼类排泄废物对养殖水体的污染,防止鱼类顶水和高温胁迫,便于单个养殖单元独立彻底达到清池的目的。本养殖系统既科学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以利于机械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鱼的存活率及鱼的品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池塘内循环水养殖系统,由养殖池、分路排污系统和进排水管三部分组成,含有方形内圆角水泥池、逆向进水口、站管、集污漏斗、带排水孔的方形防逃盖板、油膜排污孔、悬浮颗粒排污孔、悬浮颗粒通路管、沉淀颗粒排污口、沉淀颗粒通路管、沉淀过滤池、过滤池入水口、斜坡、第一过滤毛刷、第二过滤毛刷、第一沉淀过滤区、第二沉淀过滤区、第三沉淀过滤区、沉淀过滤池出水口:养殖池为方形内圆角的水泥池,方形内圆角的水泥池设有坡度,逆向进水口在方形内圆角水泥池的对角处,排水管连接沉淀过滤池和悬浮颗粒通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射阳康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盐城市康余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射阳康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盐城市康余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0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产养殖用网箱进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养殖盒及自动投料养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