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巩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及其对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2769.4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4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宗圣;李孟琼;欧阳文博;张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晶体 巩膜 人工晶体光学 层间固定 固定型 对准 凹槽间隔 巩膜隧道 紧密连接 末端设计 外侧凹槽 预先制作 成双槽 线打结 层间 缝线 内端 植入 创伤 环绕 简易 | ||
1.一种巩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晶体光学部、两个襻;所述的两个襻的内端分别紧密连接于人工晶体光学部的两侧,襻的末端具有两个环绕全周的凹槽,两个凹槽间隔设置,外侧的凹槽靠近襻的最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凹槽之间的襻呈齿状或螺纹状,以便于襻进入巩膜隧道后与巩膜隧道壁牢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襻呈“C”型。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固定型人工晶体的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晶体植入眼内前,先将两根尼龙线,捆扎于所述两个襻、末端、的外侧的凹槽作为牵引线,后置入人工晶体植入器中;
(2)预制巩膜隧道,分别于距角巩膜缘后mm处、相距80°的结膜上标记自巩膜外进入眼内的两个标记点,分别以标记点为入口且与角巩膜缘平行,使用针头制作穿行于巩膜层间的巩膜隧道,两巩膜隧道方向与后续植入的襻指向方向相同;
(3)在透明角膜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植入两个襻,在两个襻、末端凹槽、捆扎牵引线的人工晶体,带左侧牵引线的左侧襻先进入眼内,带右侧牵引线的右侧襻置于眼外,采用针头自一原标记点经结膜穿过左侧巩膜隧道进入眼内,采用前端带钩的针头钩出眼内左侧牵引线,然后仍使用该带钩针头或钩线器自右侧巩膜隧道钩出垂直穿行于右侧巩膜隧道的右侧牵引线,轻拖左侧牵引线将左侧襻末端带入左侧巩膜隧道,同法利用右侧牵引线将右侧襻拖入80°对侧的右侧巩膜隧道内,调整人工晶体居中性,两个襻、末端、完全位于巩膜隧道内,剪除两个襻末端牵引线,清除前房内粘弹剂,闭合透明角膜或巩膜隧道切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27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晶状体用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