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危险点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4845.5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8 | 分类号: | G01S7/48;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文红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危险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危险点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耐张段内实时工况下的地物点云数据以及电力线点云数据、耐张段基础参数值以及实时工况下电力线参数值;对实时工况下的电力线点云数据进行矢量化,得到电力线在实时工况下对应的曲线方程;基于电力线在实时工况下对应的曲线方程、耐张段基础参数值、实时工况下电力线参数值、预设的目标模拟工况下电力线参数值以及电力线在实时工况下对应的曲线方程,确定电力线在目标模拟工况下的斜抛物线悬挂曲线;根据地物点云数据、电力线在目标模拟工况下的斜抛物线悬挂曲线以及预设安全距离阈值,检测地物点云数据中的危险点。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危险点检测的精确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危险点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出现,其与直升机或无人机技术相结合为输电线路巡检带来了新的方式,弥补了传统巡检方式的不足。然而电力线在自然环境中大多以裸露形式存在,经常会受到外界因素及工况条件的影响,导线弧垂实时变化,导线与地物的距离也在动态变化,通过对不同气象条件下工况模拟,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点。
目前运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工况模拟主要基于单个档距内进行计算,而在一个耐张段内,各个档距的应力会受到相互影响,导致一个耐张段内的对各个单个档距的模拟工况计算较为复杂,致使难以对输电线路的工况进行有效模拟,从而在根据模拟工况下的电力线来评估危险点时精确度不高且效率较低。
综上,现有技术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危险点检测存在精度和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危险点检测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对不同气象条件下危险点检测的精确度和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危险点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耐张段内实时工况下的地物点云数据以及电力线点云数据、耐张段基础参数值以及实时工况下电力线参数值;
对实时工况下的电力线点云数据进行矢量化,得到所述电力线在所述实时工况下对应的曲线方程;
基于所述电力线在所述实时工况下对应的曲线方程、所述耐张段基础参数值、所述实时工况下电力线参数值以及预设的目标模拟工况下电力线参数值,确定所述电力线在所述目标模拟工况下的斜抛物线悬挂曲线;
根据所述地物点云数据、所述电力线在所述目标模拟工况下的所述斜抛物线悬挂曲线以及预设安全距离阈值,检测所述地物点云数据中的危险点。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耐张段内实时工况下的地物点云数据以及电力线点云数据,包括:
接收激光雷达获取的原始点云数据;
按照点云滤波算法,对所述原始点云数据中进行筛选,得到地面点云数据以及非地面点云数据;
将所述非地面点云数据输入预先建立的点云数据分类模型,得到分类的杆塔点云数据、电力线点云数据、植被点云数据和建筑点云数据;
将分类的电力线点云数据确定为耐张段内实时工况下的电力线点云数据,以及将所述地面点云数据、植被点云数据和建筑点云数据,确定为耐张段内实时工况下的地物点云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方式,所述对实时工况下的电力线点云数据进行矢量化,得到所述电力线在所述实时工况下对应的曲线方程,包括:
剔除所述电力线在实时工况下的电力线点云数据中的异常点云数据,得到待拟合电力线点云数据;
对所述待拟合电力线点云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电力线在所述实时工况下对应的曲线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48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