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口味茶叶翻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1236.2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0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邹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成浩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翻炒 口味 粉料 翻炒机 预热的 揉捻 杀青 茶叶加工技术 包装袋密封 茶叶揉捻机 鲜嫩茶叶 茶叶袋 洁净水 专用的 炒青 炒熟 灌装 卷紧 压碎 冲洗 装入 采摘 清洗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口味茶叶翻炒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鲜嫩茶叶,用洁净水冲洗;将清洗干净的茶叶用机械炒青的方式对茶叶进行杀青;将已杀青的茶叶投入到茶叶揉捻机内进行揉捻,使茶叶卷紧成条形;将已揉捻好的茶叶投入到茶叶翻炒机内,并将已预热的粉料投入到茶叶翻炒机内进行翻炒,使茶叶带有多种口味;待茶叶翻炒完成后,将茶叶通过灌装机械装入专用的茶叶袋内部,保证包装袋密封;本发明通过将茶叶和已预热的粉料一起投入到茶叶翻炒机内进行翻炒,使茶叶具有多种口味;通过在翻炒的过程中使粉料与茶叶逐渐分离,提高多口味茶叶翻炒效率,并避免了快被炒熟的茶叶在翻炒的过程中被粉料压碎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口味茶叶翻炒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传统茶叶的制作工艺有所不同,使得不同的茶叶有各自独特的味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绿茶、乌龙茶和黄茶,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其中,大多数茶的制作工艺都包含杀青、揉拧、干燥等典型工艺,其制成品的色泽,冲泡后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已经不能满足单一苦涩口味的茶饮,人们向往着茶能有多种口味,可对应着自己的喜好而选择口味。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口味茶叶翻炒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茶叶具有多种口味,并提高茶叶翻炒效率和茶叶品质。本发明通过对茶叶杀青和揉捻,使茶叶卷曲成条形,提高茶叶品质;通过将茶叶和已预热的粉料一起投入到茶叶翻炒机内进行翻炒,使茶叶具有多种口味;通过在翻炒的过程中使粉料与茶叶逐渐分离,提高多口味茶叶翻炒效率,并避免了快被炒熟的茶叶在翻炒的过程中被粉料压碎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口味茶叶翻炒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鲜嫩茶叶,用洁净水冲洗,保证叶片干净整洁;
S2:将S1清洗干净的茶叶用机械炒青的方式,控制机械内温度为50~55℃之间并翻炒5~6min对茶叶进行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茶叶表面水分及内部的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后续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茶叶散发良好香气;
S3:将S2已杀青的茶叶投入到茶叶揉捻机内进行揉捻,使茶叶卷紧成条形,揉捻时采用高温揉捻,保证揉捻机内部温度在45~55℃之间;
S4:将S3已经揉捻好的茶叶投入到茶叶翻炒机内,同时将已预热的粉料投入到茶叶翻炒机内进行翻炒,使茶叶带有多种口味;投入茶叶翻炒机内的粉料温度在30~50℃之间,使粉料的味伸入到茶叶内,同时在翻炒的过程中,使粉料与茶叶逐渐分离;之所以提前预热粉料,是为了使粉料比茶叶先被炒熟,使粉料的味先伸入到茶叶内,在茶叶从开始炒到快被炒熟前,使粉料全部从茶叶翻炒机的气孔中落下,而无需在茶叶取出后再分离粉料,提高茶叶翻炒效率;同时因茶叶快被炒熟时,粉料已经全部从气孔中落下,避免了快被炒熟的茶叶在翻炒的过程中被粉料压碎问题;而熟了的粉料既可以单独销售,也可以当做各种食品的配料,而且该粉料还带有茶香味,价值较高;其中,粉料为芝麻粉、核桃粉、香蕉粉、苹果粉、柠檬粉和菠萝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不具有食物相克的粉料混合物,粉料和茶叶按质量比1:5~15斤的比例进行投放,粉料的量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粉料过多,从气孔下漏耗费时间长,留在茶叶翻炒机内的粉料容易将快熟了的茶叶压碎,粉料过少,不易使茶叶入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成浩,未经邹成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12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翻炒机
- 下一篇:一种高品质茶叶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