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连续流反应器制备取代苯硫酚及杂环硫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1484.7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杰;林诗锐;杨清;沈小明;李新林;吴红辉;樊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扬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9/06 | 分类号: | C07C319/06;C07C323/62;C07D217/02;C07D231/18;C07C323/09;C07C323/19;C07C321/26;C07B4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一墨律师事务所 33252 | 代理人: | 鲁秦;黄娟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酚 连续流反应器 杂环 取代苯 制备 苯酚及其衍生物 制备目标化合物 常规反应器 高温反应 过热现象 加热装置 浓度波动 起始原料 四步反应 重排反应 副反应 重排 飞温 可控 氯代 收率 水解 酯化 发热 停留 安全 保证 | ||
1.一种利用连续流反应器制备取代苯硫酚及杂环硫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硫化四烷基秋兰姆加入溶剂一中,升温,滴加磺酰氯,滴毕保温反应,中控反应完毕后,减压脱溶蒸出少量溶剂一,降温得中间体Ⅱ溶液备用,其中溶剂一选自卤代烷烃、甲苯、氯苯;
2)将原料Ⅰ、有机碱加入溶剂二中,或将原料Ⅰ加入无机碱水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滴加上述中间体Ⅱ溶液,滴毕,保温反应,中控反应完毕,分液、水洗、回收溶剂、重结晶和干燥得到中间体Ⅲ,其中原料Ⅰ为芳香酚,有机碱可选三甲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无机碱水溶液可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溶剂二选自卤代烷烃、甲苯、氯苯;
3)将中间体Ⅲ加入反应瓶中,加热至融化或加入溶剂三溶解,然后用泵头加热型中压注射泵(1)打入预热盘管(2),而后进入置于高温浴槽(3)中的反应盘管中,在设定温度进行反应,保证一定的停留时间,末端中间体Ⅳ经过热水冷却盘管(4)冷却后加入另一装有液碱的水解反应瓶(5)中进行水解反应,批次料液注射完毕,用适量溶剂三洗涤管路,水解反应继续保温,中控水解反应完毕,用溶剂萃取,用稀酸调pH至酸性,再用溶剂萃取产品,洗涤,有机相脱溶后得Ⅴ粗品,最后进行重结晶或蒸馏得目标化合物,其中溶剂三可选二苯醚、Dowtherm A、联苯、环丁砜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步骤可用以下化学式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连续流反应器制备取代苯硫酚及杂环硫酚的方法,其特征是:原料Ⅰ中A为芳香环可选苯环、萘环、蒽环及其多环和稠环芳香烃,也可选芳香杂环吡咯、噻吩、呋喃、噻唑、吡唑、咪唑、噁唑、异恶唑、吡啶、嘧啶、哒嗪、吡喃、吡嗪及其稠杂环异喹啉、喹啉、吲哚和多环结构;R为上述芳香烃、芳香杂环取代于不同位置的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可选芳香环、芳香杂环、卤素、烷基、OR1、COR1、CH2OR1、CH(OR1)(OR2)、C(OR1)(OR2)(OR3)、COR1、COOR1、COOH、OCOR1、CN、CHO、CONR1R2、NO2、NR1R2、SR1、SOR1、SO2R1,其中每个R1、R2和R3均选自烷基、芳基和氢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连续流反应器制备取代苯硫酚及杂环硫酚的方法,其特征是:中间体II中R’可选为C1-C8的直链和支链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连续流反应器制备取代苯硫酚及杂环硫酚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磺酰氯滴加温度为25~80℃,二硫化四烷基秋兰姆与磺酰氯的摩尔比为0.8~1.2,反应溶剂一与二硫化四烷基秋兰姆的重量比为1:1~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连续流反应器制备取代苯硫酚及杂环硫酚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滴加及保温反应温度可选为5~50℃,二硫化四烷基秋兰姆与原料Ⅰ的摩尔比为1.5:1~0.9:1,碱与原料Ⅰ摩尔比为1.5:1~0.9:1,重结晶溶剂可选为甲苯、氯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甲醇、乙醇、异丙醇,溶剂二与二硫化四烷基秋兰姆的重量比为1:1~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连续流反应器制备取代苯硫酚及杂环硫酚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反应中注射流量为10~200mL/min,高温浴槽(3)温度选为160-300℃,按所选管道规格、注射泵流量、背压阀控制压力等因素影响,实际反应过程中的停留时间为20s~120min,水解反应温度可选为30~130℃,水解用液碱与中间体Ⅲ的摩尔比为4.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扬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扬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14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星型荧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N-乙酰半胱氨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