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话路呼叫失败场景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4509.9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1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作;陈杨;陈星辰;张其卿;黄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M3/42;H04M3/4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家恒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叫失败 关键字识别 被叫用户 场景分析 通信话路 音频存储 话务 闭环反馈 呼叫接通 呼叫中心 话音存储 话音音频 通话呼叫 通信服务 完善系统 中间号码 主叫用户 输出 失败 被叫 呼叫 接通 判定 决策 话音 场景 分析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话路呼叫失败场景分析系统,属于通信服务技术领域。包括安全呼叫中心的话务平台、音频存储模块、关键字识别模块和状态决策识别模块;主叫用户通过所述话务平台的中间号码向被叫用户发起通话呼叫;所述话务平台对呼叫被叫用户过程进行话音录取,判定为呼叫失败后,将失败的话音存储至音频存储模块;所述关键字识别模块对失败的话音音频进行识别,并输出关键字;所述状态决策识别模块通过对识别的关键字进行分析后,输出被叫无法呼叫接通的状态。本发明为闭环反馈,其自身可以不断完善系统,使系统能够识别全量的无法接通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通信话路呼叫失败场景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呼叫中心是为O2O互联网企业用户提供手机安全隐私保护的平台,客户和服务人员在通话过程中通过安全呼叫中心达到彼此外显中间号码,隐藏真实号码的目的。
在语音通话过程中包含许多呼叫失败的场景,分为空号、被叫用户关机、被叫不在服务区、主叫欠费停机/单向停机、用户申请临时停机/其他原因暂时停机、被叫停机、被叫忙(呼叫等待与稍后再拨)、被叫用户设置了呼入限制、国际长途限制、未加长途区号、其他运营商方向线路故障、长途限制/非法主叫、被叫久叫不应,这些场景的精确定位对第三方O2O互联网存在很高的数据挖掘商用价值。
现有分析系统通常是通过信令处理来解决,通过呼叫失败后返回的信令码来确定呼叫失败的原因,进而对通话进行场景分类,而运营商之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标准来约束被叫状态与信令码的统一关系,且有些电话网络采用的信令策略为呼叫失败放音后才返回信令,如果在放音期间主叫挂断则返回主叫挂断的信令码,导致无法获取被叫无法接通的真实场景状态。
论文《语音识别技术在呼叫中心自动外呼应用的研究与实现》中基于傅立叶变换提取特征值的与样本比对,实现了铃音状态识别,但是由于其原理为样本比对,对一些较复杂的场景则无法精确分析定位,比如在拨通时是提示对方正在通话中,请不要挂机,在被叫主管挂断来电时,则提示对方不方便接听,在论文《语音识别技术在呼叫中心自动外呼应用的研究与实现》中无法对该复杂场景进行精确分析定位。
本系统采用数据流架构对被叫无法接通状态进行识别,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先提取关键字,决策树分支算法通过设定各节点数据对关键字进行识别,可以实现对被叫状态各种复杂场景进行精准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信话路呼叫失败场景分析系统,能够对第三方O2O互联网的呼叫无法接通的场景进行识别归类,对进一步的数据挖掘、价值发现等分析操作提供数据支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信话路呼叫失败场景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呼叫中心的话务平台、音频存储模块、关键字识别模块和状态决策识别模块;
主叫用户通过所述话务平台的中间号码向被叫用户发起通话呼叫;
所述话务平台对呼叫被叫用户过程进行话音录取,判定为呼叫失败后,将失败的话音存储至音频存储模块;
所述关键字识别模块对失败的话音音频进行识别,并输出关键字;
所述状态决策识别模块通过对识别的关键字进行分析后,输出被叫无法呼叫接通的状态。
优选的,在通话呼叫时,媒体协商后,对被叫放音进行录音,当被叫状态放音正常结束并返回信令码时,抛弃录音,记录被叫状态;未正常放音结束时,对将音频录音存储至音频存储模块。
优选的,所述关键字识别模块获取音频存储模块的音频录音后,识别过程与所述状态决策识别模块进行交互至录音识别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4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