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桃叶卫矛的组织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4581.1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牛新月;赵泉胜;铁英;田菊;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和盛生态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韩国强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盛乐现代服***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桃叶 卫矛 接种 无菌外植体 组织培养 不定芽 继代 初代培养基 工厂化生产 继代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初代培养 继代培养 灭菌处理 生根培养 生根苗 外植体 移栽苗 成活率 生根 繁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桃叶卫矛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桃叶卫矛外植体并进行灭菌处理,得到无菌外植体;(2)将所述无菌外植体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得到不定芽;(3)将所述不定芽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得到继代苗;(4)将所述继代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生根苗。本发明解决了桃叶卫矛生根困难,繁殖效率低,无法实现工厂化生产的问题,得到的移栽苗成活率达到85%~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木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桃叶卫矛种苗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桃叶卫矛,别名丝棉木、白杜、明开夜合、华北卫矛,属于卫矛科卫矛属,高达6米,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冠圆形或卵形,树皮灰褐色,小枝绿色,近四棱形。叶对生,椭圆状卵形或宽卵形,边缘有细锯齿。聚伞花序腋生,花3-7朵,黄绿色。蒴果4瓣裂,淡红色或带黄色;种子有桔红色假种皮。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目前的繁殖方式以播种、扦插繁殖为主。由于我国已经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杨树等树种进行繁育,即采用茎段或茎尖为外植体,经灭菌后接种在培养基上,获得生根率高的试管苗。
然而,如采用类似的手段对桃叶卫矛进行繁育,人们发现该植物具有难生根的问题。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桃叶卫矛表现为增殖速度较快,但是较难生根。且生根时通常先长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在愈伤组织上生长出较细的小根。但是这种小根较为脆弱,通常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就会折断或整个根脱落,移栽难以成活。因此需要解决桃叶卫矛,乃至卫矛属植物在无性繁殖过程中难生根的问题。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桃叶卫矛的组织培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桃叶卫矛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桃叶卫矛外植体并进行灭菌处理,得到无菌外植体;
(2)将所述无菌外植体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得到不定芽;
(3)将所述不定芽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得到继代苗;
(4)将所述继代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生根苗。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外植体为桃叶卫矛的半木质化嫩枝。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灭菌处理为将所述外植体依次使用酒精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后,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5%,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初代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并添加NAA得到,所述初代培养基中NAA的浓度为0.05mg/L,且所述初代培养基的pH值为5.8~6.2。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初代培养为将所述无菌外植体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为2200~2800Lx、光照时间为12~16h/天的条件下进行培养15~25天,直至生成不定芽。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继代培养基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并添加6-BA、NAA、蔗糖和琼脂得到,所述继代培养基中6-BA的浓度为0.15mg/L,NAA的浓度为0.15mg/L,蔗糖的浓度为30g/L,琼脂的浓度为6g/L,且所述继代培养基的pH值为5.8~6.2。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继代培养为将所述不定芽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为2200~2800Lx、光照时间为12~16h/天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每隔20~25天进行一次继代培养,每次继代培养更换培养基,并对不定芽进行分化,直至得到继代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和盛生态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和盛生态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4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