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颈椎脱位前路复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4850.4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4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庆;马维虎;王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庆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贺珠平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板 复位装置 复位组件 颈椎脱位 固定板 横杆 下端 医疗器械领域 绞索 齿轮移动 二次损伤 复位过程 关节脱位 横杆端部 活动套设 纵向撑 上端 插设 撑开 椎体 脊髓 着力点 关节 移动 安全 | ||
1.一种下颈椎脱位前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杆;
第一复位组件,其上端活动套设于所述横杆上,所述第一复组件下端设置有第一复位板,所述第一复位板一端固设有第一椎间固定板;
第二复位组件,其活动纵向插设于所述横杆端部,所述第二复组件下端设置有第二复位板,所述第二复位板一端固设有第二椎间固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颈椎脱位前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包括:横向移动套,其活动套设于所述横杆上;
第一复位杆,其上端固设于所述横向移动套侧端,所述第一复位板固设于所述第一复位杆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颈椎脱位前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述横杆一端固设有纵向移动套,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第二复位杆,所述第二复位杆活动插设于所述纵向移动套内,所述第二复位板固设于所述第二复位杆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颈椎脱位前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移动齿,所述横向移动套上活动插设有第一转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移动齿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颈椎脱位前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套上活动插设有第二转动齿轮,所述第二复位杆侧端面设有第二移动齿,所述第二转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移动齿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颈椎脱位前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套上端活动设置有转动限位块,所述转动限位块一端能够与第一移动齿相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下颈椎脱位前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杆包括:第一移动杆,其固连于所述横向移动套侧端,所述第一移动杆上纵向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第一连接杆,其一端可拆装的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复位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颈椎脱位前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杆包括:第二移动杆,其活动插设于所述纵向移动套内,所述第二移动齿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杆侧端面,所述第二移动杆上纵向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第二连接杆,其一端可拆装的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二复位板与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颈椎脱位前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椎间固定板侧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钉,所述第二椎间固定板侧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庆,未经李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48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